【文明野味】椰子的葉蔭

椰子樹碗公圖繪

椰子樹碗公圖繪

文字.攝影/包子逸

我曾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了兩個關於食器的小型線上展,其中一個展題為〈想像南國——臺灣早期日用食器的椰林海景〉,介紹一款上個世紀臺灣風行的椰子樹碗公圖繪。「椰子樹」之所成為街頭巷尾常見的景觀,並化身為熱門的臺灣形象門面擔當,與日治時期高強度的植栽、文化與經濟政策有很大的關聯。

日本殖民之前,臺灣野生椰子樹僅聚生於紅頭嶼(今蘭嶼),對初來乍到的外國人來說,相思樹與榕樹反倒比椰子樹更常見,更能反映原始的臺灣風景。那麼,椰子樹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反客為主,橫行臺灣四處?

翻閱一本近年重新出版、裝幀極美的精裝書《椰子的葉蔭》,就能讀到一些線索。《椰子的葉蔭》是任職總督府的植物學家川上瀧彌的遊記,記錄1911至1912年到東南亞各國植物考察的經歷。作者開宗明義解釋了書名的由來:「椰子是熱帶喬木……其利用之廣,在熱帶植物當中堪稱第一。我的旅途中,沒有一天不見其英姿,不知多少回休憩於其樹蔭下,酌其清香美味的果汁止渴。我之所以將自己的熱帶旅行季命名為『椰子的樹蔭』,正是因為這種我曾無比熟悉的樹。」

閱讀《椰子的葉蔭》有種觀看黑白老電影的趣味,光從上海出發到香港須耗時三日,光是想像都讓人暈船;而川上為了理解地方風土,勇敢試吃「臭味太重、令人作嘔」的榴槤,並且還非常有實驗精神地藏了一顆在旅館等待熟成(可惜太臭被其他旅客投訴而被扔棄),可見其考察的堅強意志。川上在南洋吃榴槤的時候,正逢日本南進政策起飛之時,各種類似「清點南方資源」的考察研究風生水起,日本官方與民間實業家藉由地利之便,以臺灣為跳板前進南洋普查,希望從中獲得經驗,回頭將臺灣打造為「文明」殖民地。

植物專家田代安定在1900與1920年發表的臺灣行道樹計畫,影響了藉由行道樹規畫打造文明城市的建設方針,而他認為適切的行道樹中,椰子樹種占了相當高的比例。椰子樹入主臺灣城鎮街景,有效強化了「南國」與「進步社會」的形象。《椰子的葉蔭》出版當時,椰子樹還沒有大規模出現在臺灣人的視野之中,書中關於南洋椰子樹的紀錄,也多半著重於它的經濟效益。川上在書中表明,他希望在臺灣大量栽種椰子樹,「不單是為了收益,作為一種風景樹也很有趣」,呼應的正是田代的願景。

PROFILE

包子逸 影評人、報導者。熱衷挖掘老東西與新鮮事。喜歡溫暖的幽默,常在荒謬中發現真理。曾獲臺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著有散文集《風滾草》、報導文學《小吃碗上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