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關爬山】岩穴、廢橋與殘屋

鐵線橋

懸在峽谷間的鐵線橋。

文字.攝影/楊理博

我們提著燈走入漆黑的洞穴,洞內積水深度及膝,水珠從洞頂的石壁滲出,長出一條條鐘乳石。原本以為小小的洞穴,沒想到隨著我們的燈光不斷往前延伸。突然燈光外圍的黑暗中一陣騷動,幢幢黑影倏地朝我們襲來──原來是棲息在穴底深處的蝙蝠。

我們提著燈走入漆黑的洞穴,洞內積水深度及膝,水珠從洞頂的石壁滲出,長出一條條鐘乳石。原本以為小小的洞穴,沒想到隨著我們的燈光不斷往前延伸。突然燈光外圍的黑暗中一陣騷動,幢幢黑影倏地朝我們襲來──原來是棲息在穴底深處的蝙蝠。

最早是從部落長輩的口中聽聞此石穴,當時只覺得天方夜譚,沒想到親自踏查還真有這麼一個詭譎之處。我們特地帶了捲尺丈量,洞穴的深度達40公尺,中點還有一T字型岔路,整體穴形相當工整,明顯是一座人工開鑿的隧道。但問題來了,為什麼在這荒山密林中會有這麼一個隧道?

隧道附近還有一座殘破的鐵線橋,我們試圖推敲兩者的關聯性。鐵線橋僅存兩條鐵索仍緊緊抓著兩岸絕壁,四處可找到一些散落的零件,水泥柱體也傾倒在土石堆中。

事實上,這並不是此處唯一的廢橋遺址,不遠處還有另外兩座。在內本鹿古道的踏查中,這段一直是個懸而未定的謎,有些資料顯示,古道離開清水駐在所後應維持在鹿野溪的北岸,繞行跨越北岸的幾處支流後接到嘉嘉代駐在所;但也有些資料顯示,古道在此跨過主流,於南岸行走一段後才再跨回北岸。但就算是後者,為什麼會有三條橋呢?還是古道另有支線?

我們循古道繼續往前探查其餘兩座鐵線橋。古道大抵沿著等高線前進,秋冬之際的森林微雨,空氣既靜且輕。繞過幾個溪溝瀑布、礫石崩塌,森林越來越濃密遮蔽了視線,但隱約可以看出前頭有一塊開闊的平地。繼續往前,一座格局方正的低矮水泥結構出現在古道旁。

是一座日式建築的墊高基礎。早期的日本建築多為木造,為避免白蟻及地面的濕氣侵害,發展成踩高蹺的形式,木屋主體是站在磚造或水泥的高架基礎上。有趣的是,日本建築來到臺灣後,為了適應臺灣高溫多濕的氣候,還把鞋墊增高了:日本的「床高」(室內地板高度)大概是45公分,臺灣則提高到60公分左右。而研究山中駐在所的林一宏博士又發現,「(駐在所建物)床高僅一尺半,與日本本土相近,比臺灣平地一般兩尺半床高少很多」。我們測量了眼前的水泥結構,高度是40公分,確實與研究吻合。

「有位退休的台電員工寫了一本書,爬梳臺灣的電力發展史,裡面有提到在日治末期,日本人打算利用這邊的峽谷地形蓋水壩做水力發電,叫做『清水計畫』。這個遺址可能就是原本要作為辦公室或員工宿舍。」我們在水泥基座的遺址旁生火,烤起饅頭果腹,夥伴一邊將饅頭插在削尖的樹枝上,一邊跟我分享他文獻踏查的發現。

鐘乳石
從陰濕黑暗的鐘乳石穴往外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