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EHP來搗亂 防疫型白蝦養殖場產量多5倍

水試所與家衛所合作推動「建構防疫型白蝦養殖與繁殖示範場」計畫,參與輔導的業者收成亮眼,明年將擴大輔導白蝦混養業者,水試所盼國內業者重視生物防疫管理。(圖/水試所提供)

民眾愛吃白蝦、草蝦等海水蝦,國內自己養的不夠吃,還需進口補缺口,光是106年就進口了3.3萬公噸,佔了總消費量的6成,若能提高國內養殖海水蝦的單位生產量,取代進口,可望提高養殖戶的收益。107年水試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與家畜衛生試驗所合作推動防疫白蝦繁養殖場,輔導國內5間養殖場與1間繁殖場落實消毒、使用無病原蝦苗等措施,每平方公尺的生產量可達2公斤,是未採取防疫措施養殖場的6倍多,預計明年將擴大輔導混養白蝦養殖場。水試所有信心未來海水蝦不必靠進口,國內養殖就能滿足需求。

國內草蝦養殖產業曾在76年達到年產量10萬公噸的榮景,隔年就因為病毒入侵元氣大傷,至今未恢復。90年南美白蝦取代草蝦為國內主要養殖海水蝦種,平均產量約1萬公噸,然而近3年產量卻直直落,107年僅有7927公噸,主因是「對蝦肝胰腺微孢子蟲症」(EHP)在作怪。家衛所生物養殖組助理研究員陳怡彣表示,EHP胞子蟲會寄生在白蝦肝胰線中,影響白蝦吸收餌料的效率,但白蝦不會因此突然或集體死亡,而是會長不大,即便養殖戶增加投餌量,成長效果還是有限,導致餌料成本增加又減收。

107年水試所與家衛所合作推動防疫白蝦繁養殖計畫,輔導1間繁殖場量產無特定病原(SPF)蝦苗、5間養殖業者落實養殖場防疫措施,並且使用SPF蝦苗,選定2間一般養殖場為對照組。東港生技研究中心研究員鄭金華表示,示範場養殖成果相當亮眼,每平方公尺生產量可達2公斤,存活率可達5成以上,是對照組(0.3kg/m2)的6倍多,顯示只要落實防疫措施且使用健康的蝦苗,妥善地管理就能有好收成。

水試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輔導蝦苗繁殖場生產無特定病原(SPF)白蝦苗,一年約生產白蝦紅筋苗18億尾,約佔臺灣白蝦苗總量1成,盼為國內業者奠定好基礎。不過,鄭金華強調,有健康的蝦苗還要配合防疫管理,才能有好收成。(圖/水試所提供)

鄭金華推測國內有8成白蝦養殖環境中有EHP孢子存在,這些孢子蟲可能會寄生在蝦苗體內,或是藏在底土中再進入蝦子的體內,因此落實養殖池消毒作業非常重要。此外,在露天養殖場最好架設防鳥網,或是改成室內養殖,能夠防範捕食過帶病原蝦子的野鳥。

曾到養殖現場的陳怡彣也說,部分養殖戶會把器具置於戶外,像是益生菌培養器皿若無加蓋,下雨就可能會受到污染,也要注意放養密度,若太高會讓蝦子互吃,環境中又有病原,恐怕就會影響收成;另外,蝦苗繁殖場也要注意種蝦活餌有無帶病原,最好是經攝氏零下20度冷凍超過4小時,降低餌料中可能帶有的病毒活性,才能確保種蝦不會因此得病。

水試所表示,109年度會延續計畫與家衛所推動「建構白蝦繁養殖管理與生產醫學體系」,漁業署與學研機構也會參與,預計輔導計畫會擴及白蝦混養場,亦會持續辦理海水蝦養殖課程與防疫場觀摩會,輔導國內養殖業者生產優質海水蝦,相信透過繁殖場平價供應SPF蝦苗,加上防疫型養蝦模式,能讓臺灣白蝦產量提高3萬公噸,增加養殖戶收益、降低進口需求。

由水試所與家衛所輔導的防疫型養殖場單位面積產量表現亮眼。(圖/莊曉萍攝)


延伸閱讀

專輯》【臺灣草蝦之父──廖一久】人物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