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物語】秋冬進補不可少 山中之藥名間來

如今正是南投名間山藥盛產的季節。

文字、攝影/張雅茹

「名間有三寶,茶葉、山藥及生薑。」時至秋冬,正是南投縣名間鄉採收山藥的時節,時常看到農民賣力採收的農村情景。他們各司其職,用挖土機熟練地除去露在地表外的植株,挖出躺在地底的山藥,再人工將塑膠管中的山藥撈出、割去外皮長出的氣根,新鮮的山藥散落在田埂上,預告今年的豐收。

臺灣栽培之山藥依外型分為塊狀山藥及長型山藥,肉色大致可分為白色、黃色及紅色。塊狀山藥產量多、生長快、薯形大;長型山藥品質佳、產量少、薯形細長,一般栽種期在2至4月分,常見品種有大汕、基隆、恆春等山藥。臺灣山藥外觀平滑、鬚根較少,澱粉質含量也高,所以口感鬆Q香甜,還帶有特殊清香,品質不輸日本。

風土條件得天獨厚 名間山藥稱霸全臺

目前國內種植面積較廣、產量較高的品種是大汕山藥,其外表呈黑褐色,肉色白裡透黃,長度約62至150公分,主要產地在名間、埔里、竹山、集集。名間鄉種植山藥的歷史悠久,南投縣農產品加工生產合作社的楊長維理事長笑說:「從我阿公那時候就開始種了,我們是看著山藥田長大的。」以前家家戶戶種山藥,翠綠及腰的山藥田光景,是名間鄉五、六年級生的共同記憶。

南投縣農產品加工生產合作社理事長楊長維。

名間山藥以大汕種居多,其他品種亦很常見,由於名間鄉日照充足,加上八卦臺地獨特的紅色壤土,坡地排水性佳,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以及農業技術加持,是造就當地山藥品質優良的主要原因。名間鄉山藥種植面積廣大,曾高達五、六百公頃,光是楊長維自己所種植山藥的面積就超過20公頃。楊長維表示,名間鄉雖曾因供需失調及颱風影響,導致種植面積縮小,但現在仍有兩百多公頃,占國內山藥六成產量,是臺灣山藥的主要產地。

細心呵護 造就高品質山藥

在一般民眾心中,像山藥這類接近地瓜的薯類,不需要特意照顧也能夠長得頭好壯壯,但事實上長型山藥一年一收,種植相當不易。早期多在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以高畦栽培,由於長型山藥可深入土層一公尺以上,採收挖掘時常造成損傷,後來從日本引進了塑膠栽培管,將長約1.3至1.5公尺的塑膠管斜斜埋入土中,不僅採收不易損傷,外表也較平直美觀。

若挖土機操作不當,容易傷到塑膠管內的山藥,需要良好的操作技術。

清明節前就要完成山藥的整地、排塑膠管、下基肥、播種等工作,接下來還得翻土、蓋土、蓋塑膠布,再搭竹架、掛塑膠繩網,增加日照面積,等到清明節後,山藥種子才會發芽,前前後後得挖洞三到五次,留下一棵棵優質山藥,「從整地到採收,種山藥前前後後要28道工,一點都不容易。」成長過程中也得小心翼翼呵護,定期殺蟲除菌、澆水,直到採收,相當費工且生產成本高。

山藥田中的竹架、塑膠繩網,是為了增加日照面積所設置。

進軍大賣場 穩定有保障

若栽培管理良好, 每公頃能有六萬臺斤的產量。除卻個人二十多公頃的山藥田,再加上南投縣農產品加工生產合作社的社員及非社員的產量,光是今年就預估有將近150萬公斤的產量,不由得讓人好奇,這麼大的產量都銷往何處?「合作力量大,我們與大賣場合作,穩定供貨、價格也好。」楊長維笑道,許多山藥農都找上合作社,就是因為他們和大潤發、家樂福等大賣場合作,銷路穩定有保障。

一般山藥農並不容易找到通路,楊長維表示,曾有山藥農的產量較少,寄去臺北果菜市場販售,但銷售價格不如預期,最後還是找上合作社,才有較穩定的銷路。且若山藥大量賣往果菜市場,會影響國內行情,因此他建議山藥農盡量尋找可靠通路銷售。

農田中散落一地的塑膠栽培管和滿滿的山藥,預告著今年的豐收。

楊長維也分享賣場銷售心得,「大汕山藥切口易褐化,如果賣場將山藥削好,就算真空包裝,不僅賣相不好,沒幾天就膨脹變質了。」雖然超市考量到小家庭需求,推出分切小包裝,但產品容易變質、損耗率高,廠商為了減少虧損,則會提高銷售價格,變成惡性循環。「我們的山藥在大潤發賣得非常好,一個禮拜可以賣到七、八萬斤。」楊長維認為,僅管賣場大力行銷,考慮到山藥本身的特性,大汕山藥還是以整根銷售為佳。

產銷履歷帶頭做 嚴格把關增辨識度

除了銷售上尋找穩定管道,為加強山藥生產品質,楊長維在農糧署的協助之下導入了產銷履歷,和一般提供生產履歷的農產品不同,他所生產的山藥除了能追溯到產地源頭,流程控管及栽種資訊都相當透明,並藉由第三方驗證,確保每一個山藥從栽種到採收都符合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消費者能在產銷履歷資訊系統查詢到生產者和驗證單位等資訊。

「整個生產管理我們都要完整記錄、符合規範,中興大學會定期來做檢驗。」產銷履歷強調追溯源頭、流程控管及資訊透明化,生產到採收都要完整記錄,如用藥安全、包裝場所的衛生,都需要經過中興大學嚴格把關。以農藥殘留抽檢為例,產銷履歷農產品的市售抽樣一定是取完整合格包裝的產品做樣本,獨立性比一般散裝產品更高,若有疑慮,可迅速釐清責任歸屬。楊長維笑說,農糧署希望他能帶頭做,讓名間當地的山藥農能一同參與,未來他也期待透過產銷履歷,強化自家山藥產品在市場上的辨識度。

加工擴大銷售通路 農產再加值

山藥營養成分豐富,再加上近年國人養生意識抬頭,山藥更是格外搶手的健康食材,在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楊長維說:「古早時候窮人家沒有雞肉,名間當地婦女坐月子都是都是吃山藥補身。」因此山藥也有「窮人的人參」之稱。

楊長維相當看重山藥的營養價值,他表示, 過去名間鄉家家戶戶種山藥、吃山藥,但以前沒有養生概念,雖然天天吃,卻從未考慮將山藥發展成營養食品的念頭。而新鮮山藥存放時間短,走向加工可說是必經之路。成立南投縣農產品加工生產合作社,也是為了集合眾人的力量,擴大名間在地農產銷路。大汕山藥高產等特性非常適合加工,加上山藥除了鮮食之外,可乾燥製成山藥條、山藥麵,或製成餡料做酥餅、和菓子,甚至發酵成山藥酒,加工面向多元,更讓楊長維下定決心著手山藥加工產品研發。

楊長維研發的山藥銀耳配料豐富、口感佳,回購率高,相當受消費者好評。

2019年在農委會與南投縣政府專案輔導協助之下,推出山藥銀耳飲品,小小的鐵罐中塞滿了山藥丁、銀耳,還有一顆完整的紅棗,配料相當豐富,不會過於甜膩的口感,且產地皆來自臺灣,廣受市場歡迎。為了拓展山藥產品,今年更與MOMO購物臺簽約合作,楊長維也期待有更多通路,讓消費者能品嘗到優質的名間山藥產品。

【廣編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