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藜收穫不「過熟」 採收timing很重要

臺灣藜(紅藜)是原住民族傳統栽培作物,有「穀類紅寶石」的美稱。(圖片提供/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藜(紅藜)果穗成熟轉色後仍會持續充實,故為了產量豐收,值得多等一會,但若等到果穗「過熟」才收成,不僅採收時容易落粒,過熟的穀粒會轉為黑色,賣相不佳,脫殼後的籽實也會變黑,且容易破碎,嚴重影響品質,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建議,把握果穗轉紅後10至14天採收,才能收穫最佳品質的臺灣藜。

臺灣藜是原住民族傳統栽培作物,有「穀類紅寶石」的美稱,因其營養價值高,近年重新受到重視,在原民地區掀起種植熱潮。國內臺灣藜栽培以臺東縣、屏東縣及花蓮縣等縣市為主,其中又以臺東縣栽培約100公頃為最主要產區,每年11、12月種植,生長1.5至2個月後開始抽穗,翌年2至4月即可採收。

臺灣藜成熟時果穗顏色會由綠轉紅(部分品種為黃色或橘色),若此時不採收,紅色果穗就會繼續轉變為黑色。成熟果穗脫殼後的籽實是褐色帶有一點果皮的紅(黃、橘)色,但若果穗過熟,不僅穀粒會變黑,脫殼後的籽實也會變黑,而且很容易破碎。

臺灣藜果穗成熟由青(左)進入轉色初期(中),到完全轉色(右)。(圖片提供/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記者編輯)

由於臺灣藜果穗轉色後仍會持續充實,為了採收到比較「飽仁」的果穗,農民不會在果穗轉色後就馬上採收,往往會盡量拖延、等果穗「更熟一點」;但若等到發現有穀粒轉黑,卻不幸碰上降雨、無法馬上採收,農民就只能看著果穗愈變愈黑,卻束手無策。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黃子芸指出,當果穗完全轉為紅色後,再10至14天,便會開始有部分穀粒轉為黑色,若再等10天,整串果穗就會達到遍布黑色穀粒的程度,因此建議農民掌握果穗轉色後10至14天採收,才可收穫最好品質的臺灣藜。

黃子芸說,臺東地區未脫殼臺灣藜產地收購價每公斤130元,價格原較一般雜糧來得好,故近年吸引農民廣泛種植,但若果穗過熟,品質規格未達收購商需求,收購商可能就直接不予收購,讓農民心血付諸流水,因此掌握採收時機很重要。

臺灣藜果穗轉紅色後10至14天開始出現部分穀粒轉黑色(左),再10天果穗就會遍布黑色穀粒(中)。一般果穗在轉色後30天,即會整串變黑色。(圖片提供/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記者編輯)

臺灣藜果穗採收後會經過脫粒、曬乾、篩除雜質等調製程序,才會以帶殼臺灣藜,或是進一步脫殼的臺灣藜來販售。黃子芸說,農友可以將調製後的臺灣藜用內層塑膠袋、外層米袋的雙層包裝確保乾燥,密封貯藏;若要長期貯存,建議最好冷藏15度以下的低溫環境,以確保品質不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