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些構成地方的微小事物──寶藏巖

文字.插畫/林思駿

每個人都懷抱著不同的情感或態度看待寶藏巖,就如同人們看待大城市一樣:對某些族群來說,它僅是一個暫時的棲所、落腳處、得過且過的所在;但是對另一些人而言卻早已是心中認定的終生歸宿。

自2018年迄今,由我們「在地偏好」工作室發起的「空間記憶採集計畫」已經進行了一年半載。前一個月才約了C到小觀音山走走,「這一帶以前都是芒草,我們小朋友都在這裡玩捉迷藏。」望著綠意盎然的小森林,實在很難想像幾十年前荒煙蔓草的模樣。我們邊走邊聊,C一一告訴我小時候在這裡摘水果、在那裡玩遊戲,「當時的萬盛溪小小一條,隨便就跳過去」,如果想要找一點刺激的就爬到福和橋旁邊的電塔上面跳水,一躍而下後順著新店溪水隨波逐流。「這裡以前整片都是我阿公的菜園」,C指向前方,我沒看到什麼菜園,只見萬盛溪水靜靜地往新店溪流淌。

在寶藏巖,自力造屋曾是主流,早期人們在新店溪撿石頭,再買些木材,一點一點完成心中理想的家,屋外的街道廣場則仰賴鄰居彼此的默契與妥協逐步形成。人們對待自己所屬的環境總是習慣使用加法,為房子加上一層又一層的添加物,這些由各式材料拼湊而成的聚落景觀看似雜亂,但背後卻潛藏著居民自己的生活規則。換句話說,這裡的每一棟房屋、每一條巷子背後都有自己形成的理由,端看你我是否有興趣去慢慢閱讀與探索。因此,其實很難使用傳統的美學觀念來加以判讀、理解此地,或許反而需要更多像C一樣的人,告訴我們寶村的生活故事,我們才得以真正認識地方。

PROFILE

林思駿

具有建築背景的藝文工作者。擅長以精密的建築畫探討城市空間議題,過去作品於大阪、臺南、新竹、竹東、臺北等地展出,並曾於札幌及淡水兩地駐村及發表成果。近期創立「在地偏好」,持續進行臺灣地方風土研究與創作。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