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通信】節日專屬的食物

人偶台 菓子

文字.攝影/林品嘉、佐藤敦子 翻譯/馬力

敦子老師:

看到你的那碗雜煮,讓我想起第一次在日本過新曆年,那時候幾個人住在一棟日式老房子裡,其中一位拉小提琴的郁也君,早上就在窄窄的廚房,擺滿整桌碗盆,說要煮新年的雜煮給我們吃。當雜煮擺在眼前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清澈的魚乾高湯裡,正中間攤著一塊白白圓圓的年糕,旁邊有蛤蠣一顆和粉紅白色相間的魚板兩片,上面浮著優雅的三葉草。

第一次看到雜煮,當時的感覺是「哇,日本」,乾淨優雅,味道也是。用筷子尖端夾起軟呼呼的年糕,和熱湯稀哩呼嚕地一口氣吃完,覺得新的一年「可以」開始了。特別喜歡那些每天忙得轉來轉去,還記得今天已經過到哪裡的人,不太講究也沒關係,只是意識著今天是幾月幾號。所以我還記得,為我在新年煮過雜煮、在正月7日熬煮吃了一整年就百病不侵的七草粥、和一起敲開鏡餅年糕祈求圓滿無災,那些可愛的心意,就是過年過節的意思吧!

已經想不起來有幾年沒有過舊曆年了,那些只有在過年才會吃的料理,寧願放著無限膨脹的食慾,說什麼也不能在其他時間點料理來吃,總覺得那就不對了!(笑)

我們家在新年的剩菜都吃得差不多時(那時候應該也快到元宵節了),就會把過年吃不到那裡去的蘿蔔糕,拿出來切塊,和元宵節的紅白湯圓,加上一把茼蒿,煮成鹹湯,蘿蔔糕在熱湯裡,變得軟軟的,很好吃。

最近回家,母親總是怕我餓死,覺得你可以在日本煮什麼來吃啊!我總是百般懶惰地說,「唉呦,我才不會想在日本做什麼蘿蔔糕這麼麻煩的東西勒。」看到敦子老師的雜煮,想著自家的剩菜蘿蔔糕湯,是不是要打電話問一下:「嗯,那個好麻煩的蘿蔔糕∼怎麼做啊?」

品嘉桑你好:

蘿蔔糕!真是好吃啊!

最近日本吹著一股臺灣瘋,所以常被要求開臺灣料理課程。有一次為了教蘿蔔糕,試做了非常多次,因為用日本的米粉,很難表現出那Q綿的口感。當時深感即使是臺灣與日本的同一種食材(都是米粉),也會因地方(土地)的不同,而產生這麼大的差別!蘿蔔糕還是要用在來米才對!不過身為一個料理家,那時下了很大的工夫調整配方,用日本米粉做出了臺灣蘿蔔糕口感。在日本,過完年後接下來就是3月3日女兒節,會在家裡擺設人形玩偶臺,並吃色彩繽紛的點心與花壽司等。

據說女兒節人偶太晚拿出來的話,女兒會較晚嫁出,所以一般大概都在2月中旬立春過後開始擺設,我家也是會提早在此時開始準備人偶。即使到現在我都還記得,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被和紙包起保存、美麗的人偶露出的一瞬間,那心中撲通撲通的感覺。我們家有兩個女兒,所以有著很大的七層人偶臺(現在已經捐給幼兒園了)。那時我們都很喜歡躲在人偶臺後面。晚餐後,姊妹兩人就會躡手躡腳跑到擺設人偶的房間,躲到人偶臺後面吃女兒節菓子雛あられ〔註〕,還記得那菓子真是好吃!雛あられ雖然顏色很美,但畢竟只是裹著糖、味道淡雅的仙貝,所以並不是一種會讓人覺得「真好吃!」的食物。但一年只有一次,加上躲起來偷吃這刺激的感覺,讓我覺得好吃十倍。

而女兒節過後如果沒有馬上收拾人偶臺,據說女兒會嫁不出去,所以都會馬上整理,用和紙包起,一直到明年都無法再見。我總是抱著說不出的寂寞感,幫忙收拾人偶們……現在家裡有隻毛女兒,所以也有個小小的人偶臺。雖然她不會出嫁(笑),但最近也要開始為我可愛的女兒擺出玩偶了。不知道臺灣有沒有女孩子的節日呢?有的話,都吃些什麼呢?

〔註〕雛あられ〔Hina arare〕: 雛霰,女兒節吃的和菓子,將米蒸過後充分乾燥,或將豆子炒過,再裹上一層白、粉紅與青綠色糖衣。

PROFILE

佐藤敦子 日本料理研究家,為「肚子料理生活工作室」主理人,與狗狗Tinker跟Moomin的媽媽。目前居住於東京,除在自家教授料理,也不定期來臺開設課程。

林品嘉 2011年成立「100個,冰茶、水果、家庭料理。」工作室,擔任一人農產開發局。感受臺灣帶給自己的澎湃與大方,並期許自己永遠知道她的可愛之處。

剩菜蘿蔔糕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