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輯──生質料源應建立資料庫,讓能源政策更加因地制宜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周楚洋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博士,現職為國立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專長為廢棄物處理、生質能源、生物程序工程。

口述/周楚洋 採訪.整理/張哲誌 攝影/李文揚

政府機關未來應建立生質料源資料庫,把每一種料源的產地、產量、生化特性(例如熱含量、產沼氣量),並且將廢棄物以區域分別集中進行前處理,一旦產業規模拉大符合產電的成本效益,便能因地制宜選出符合當地經濟效益的生質料源與利用方式。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計,2018年臺灣禽畜糞產生量高達225萬5,423公噸,平均每天產生6,179公噸,其中以飼養頭數544萬7,283頭豬隻的糞便為最大宗。自1958年成立臺灣省畜產試驗所,政府機關便推行三段式廢水處理系統(固液分離、厭氧處理、好氧處理),降低對環境的汙染,同時利用豬隻糞尿裡頭的營養和水分,甚至收集可做為燃料的生物氣體,讓過往所認知的畜牧廢棄物變成珍貴的生質料源。

但臺灣氣候炎熱,飼主多以大量清水沖洗豬舍糞尿,加上傳統養豬場的規畫和結構尚未有資源循環利用的概念,無法在源頭即有效率地收集糞尿且固液分離,致使糞尿裡頭的有機物質已先分解消耗,更因沖水而大幅稀釋,減緩厭氧消化細菌生產沼氣的速度。若能事先規畫豬舍和設備,像是高床式豬舍,糞尿可直接落進集中槽,減少豬隻沾黏,亦可減少清潔的水量,糞尿濃度提高,自然能產生更多沼氣且減少廢棄物體積,可惜臺灣飼養場大多還沒有做到這一步。

除了禽畜糞尿等畜產廢棄物,同樣因農業活動而大量產生的廢棄物——稻蒿(即為稻稈),在2018年將近有195萬噸,研究發現若把稻稈和豬糞尿等二種料原進行厭氧共消化,在原物料未經前處理的情況下,50%稻稈混和50%豬糞的沼氣產量約為100%豬糞的八成;若稻稈經過前處理,例如以蒸氣爆破技術將原物料分解成細菌能立即使用的小分子,沼氣產量則超過原物料為100%豬糞的產能。不僅是農業,像是竹子、樹枝這類林業廢棄物,若能將林地疏伐政策配合厭氧共消化,不僅可以減輕森林的土壤負荷,還能穩定提供原物料生產生物能源。

政府機關未來應建立生質料源資料庫,把每一種料源的產地、產量、生化特性(例如熱含量、產沼氣量),並且將廢棄物以區域分別集中進行前處理,一旦產業規模拉大符合產電的成本效益,便能因地制宜選出符合當地經濟效益的生質料源與利用方式,省去運輸成本。臺灣有很多生質料源可以利用,許多農業廢棄物都是資源,只是這些資源還需要政府把它整合起來,並且明訂法規,才能讓廢棄物當中有用的東西回到產業裡面,落實循環經濟。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