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開放式養殖沒用?要有毅力落實防疫,細節更是關鍵

口述/ 周崇熙 採訪整理/ 林慧貞 採訪整理/ 潘子祁 攝影/ 汪文豪

近日東北季風來襲,對都市人來說就是加件外套、注意保暖的訊息;但農業界卻是繃緊神經,因為入冬是禽流感的好發時節,尤其2015 年是禽流感非常嚴峻的一年,至今產業界對政府提出的非開放式飼養政策仍多有疑慮,今年又該如何因應?

臺灣大學獸醫系教授周崇熙,針對此一議題提出他對臺灣養禽產業實務經驗觀察、國外做法和未來的建議。

模範生也中禽流感,為何還要推動非開放式飼養?

「老師,你說非開放式飼養環境這麼好,為什麼2015 年大武山蛋雞場,還有種畜繁殖場都傳出禽流感?這樣我們為什麼要花錢圍網?」

老實說這是每次我去幫禽農、卡車司機上課,鐵定會被問到的題目,農民也很希望從我口中得出「蓋了沒用」的答案,這樣大家省事多了;反過來,如果我說「蓋了有用」,我就必須回答為什麼「模範生」還會中獎?

我想講一個很簡單的觀念,沒抽菸、不去廚房煮菜的人,有沒有可能得肺癌?有,這是風險、機率的問題;相對的,有抽菸習慣的人就比較容易得肺癌。

回到禽流感來說,非開放式的飼養環境的確能降低得禽流感的風險,但不能完全避免,因為天上(候鳥)擋得住,地上的人車還是會進出,有沒有毅力把人員管制天天「落實」也是重點因素。

就像每個人都知道要消毒、洗手、洗澡,聽起來沒什麼,但不一定天天落實;同樣地,禽舍管理是否「毅力夠」,把家禽、家鵝當作皇帝一樣供養,照三餐打掃孵化室、清除禽舍蜘蛛絲、黴菌?就不知道了。所以硬體設備蓋好了,人為管理、習慣也得跟上,才有機會萬無一失。舉例來說,過去傳統養水禽的方式,是挖個水池、水道,水池邊設個飼料桶就開始養。

去過現場的人都知道,飼料車乾淨地開進來,絕對是把羽毛、糞土、泥水一起輾出去,每個買飼料的禽農都是「買一送一」,買了飼料附送病毒。

所以我們希望禽農把飼料槽設在離禽場最近的馬路邊,飼料車只要用幫浦就能把飼料打進飼料槽,減少夾帶髒東西,就能降低病毒散播出去。而回過頭來,當非開放式禽舍硬體建設好了,飼料車動線規劃、飼料桶設置的習慣沒有跟上改變,還是有可能把病毒從外面夾帶進來;或是這一家有做好,但下一家沒做、還是傳統泥巴路,就可能汙染到下一家。

不能只見案例場,不見禽產業接續「上一家沒做好,汙染到下一家」這點,因為大家都把基礎硬體設施做好,才不會造成有投資的人反而中獎、血本無歸的情形。也就是從整體產業來考量,但也是實務推動上最困難的。仍是剛剛運禽車、飼料車的例子,我替政府幫司機們上課,他們直覺反應是「關我什麼事?為什麼要上課、找我麻煩?」

但運禽車一天出入5、6 家禽場,是防疫上重要的環節,更何況當9 成的家禽場都撲殺,運禽車哪裡有運禽生意可以做?運禽業者理所當然也是這個產業的一份子。但他們也常跟我說,「老師,我想洗車子,可是我的水箱跑1、2 個場就沒水了,農民也不一定能提供水給我,只能直接開進去了。」這點不能全怪司機,反倒是農民有沒有把沖洗輪胎、底盤當一回事?或是覺得那是卡車司機的事?

蛋雞這個產業也是,蛋雞從出生到14 週由種雞農養,之後便交易給蛋農養,這次轉手叫做「上籠」、「就籠」。其中關鍵在於,就籠前是施打疫苗最好的時機,但是有沒有打疫苗,或是亂打什麼疫苗,不是肉眼就能看出來的。

換句話說,種雞農只要負責把小雞養得漂漂亮亮就好,品質好壞難以辨別,買下蛋雞的雞農沒能力也沒習慣去檢驗血清,了解這批小雞有沒有問題,事後發現得到禽流感、有問題,究竟是前一手的種雞農亂搞,還是後一手蛋農有問題?現實上難以釐清,大家也互推責任,到頭來就是沒有「大家都是產業的一份子」的觀念,不知一榮俱榮、一損皆損。

痛定思痛,以一條龍場域化生產,照樣搶攻國際市場

再看國外經驗,美國推動密閉式養禽環境,一樣也有得禽流感、全場撲殺的案例,但因為他們基礎設施做得好,疾病蔓延的速度慢,就算有疫情也能被控制,不會搞得全部都得撲殺,讓產業崩盤;回過頭來看看臺灣,最嚴重時90%的鵝場都被撲殺,沒有國產鵝,只能進口匈牙利的鵝肉,這就叫產業崩盤。

另外像美國、加拿大這類領土遼闊的國家,為避免一個地區發生疫情就全國通通禁止出口,導致產業損失嚴重,所以開始朝向「場域化」的生產模式。也就是憑依山川領域劃分區域,區域內的飼養企業有辦法做出「產業一條龍」,從孵育、飼養到屠宰都能完全控制,也有疫苗、檢疫部門可以把關,及完整場域的動線規劃,盡可能降低外來病毒侵入風險。

現在泰國做這個最成功,因為他們雖然是禽流感疫區、禁止出口,但也相中日本市場的經濟價值,權衡之下,便願意在一個山谷裡投入大筆資金,決心做場域化的工程。

補助砸在品牌建立,讓市場拉動生產品質、促進競爭

在臺灣能不能做場域化的事情?有,宜蘭現在還不是禽流感的疫區,很多鴨農想試著搶回日本市場;但我必須說,絕大多數的家禽業者態度是非常保守的,對於政府不信任,對學者則抱持「我養雞養鵝70年,為什麼現在要改?」的敵視態度,讓產業調整、轉型變得相當困難。我必須強調,這是一個產業的問題,不是個別案例場的問題。當臺灣養禽業崩盤時,泰國、緬甸的雞肉都虎視眈眈,準備傾銷進來,擋也擋不住,更連帶影響政府在外交、經貿談判上的籌碼。

當然有些人會懷疑,「場域化」是不是暗示必須大企業、財團化經營,畢竟禽舍、檢驗通通都需要資金?事實上,從客觀角度來說,小規模飼養環境的確是不利於疫情防治。

以蛋雞而言,防疫工作上較適合的飼養模式為統進統出,也就是同一棟雞舍養同一批、同一年齡層的雞。好處是即便不幸得到禽流感,也只要撲殺一棟的家禽即可。另一點,也是較為重要的一點,是因為蛋雞從初起算的第20 到70 週才有經濟效益,在第30 週達到高峰,大型企業能夠投資好幾棟禽舍,做到穩定生產又維持統進統出的模式。

以蛋雞而言,防疫工作上適合同一棟雞舍養同一批、同一年齡層的雞。

但缺乏資金的小規模禽農,只能把所有年齡的雞都養在一起,既沒能力蓋禽舍,也不能承擔頭20 週毫無收入的成本,導致病毒不斷在禽舍裡傳播、難以根除,最後導致整場撲殺,或透過車輛人員四處傳播。更糟的是,禽農甚至認為政府補償程序繁瑣,乾脆放棄補償,自己處理掉後趕緊復養,「賭」看看病毒會不會自己消失。

所以我建議,要讓產業裡所有人往前進,最好的方式是從市場開始要求產品品質,就像泰國鎖定日本市場;而不是不管小雞品質、飼養環境,只要「有雞賣就好」、賣得出去就好。

政府則可以花點錢,協助農民做檢驗或有個平臺去證明、告訴消費者這些是有品質的雞肉、鴨肉,打通後端市場,讓有能力的人持續進步;而不是一直發放補助,或是透過民意代表施壓,讓政府從原本要推動的密閉式飼養環境,「轉彎」成只要圍網的非開放式飼養就好,才不致於讓產業界的人覺得:只要加入,就可以被政府保護、獲得補助,最後不求進步。(原文刊載於豐年雜誌月刊 2016年12月號)


更多閱讀

落實禽流感防疫,入禽場莫穿金戴銀,老鼠、野鳥要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