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主場我來挺】雞健康快樂,才有安心蛋

內容提供/ 動物當代思潮 文/ 李奕萱 攝影/ 黃世澤

因應2017挺挺動物生活節主題專區規劃,動物當代思潮特與農傳媒、挺挺網絡社會企業合作,開闢【動物主場我來挺】系列專題,包含金門、小琉球、龜山島等地的野生動物救援行動,以及里山龍貓森林計畫、動物的路殺大調查、友善石虎農作等發生在農村與郊野的動物議題,歡迎持續鎖定。

你對下蛋的母雞有感嗎?

雞蛋是臺灣人日常飲食的重要食材,根據統計,每年大約有73億顆雞蛋被我們吃下肚,然而,卻極少有人了解雞蛋是如何從產地到餐桌,更不了解負責產蛋的蛋雞所身處的「工作環境」。

目前臺灣的蛋雞主要是以格子籠飼育,這樣的飼養方式宛如工廠,將雞隻關在一個個格子籠裡,讓母雞下的蛋可以直接落至溝槽再行收取。可是看似方便的飼養方式,卻是犧牲母雞的自由與健康代價換來的。

這樣的母雞長期被關在籠子裡,沒有自由活動空間,也無法安心產蛋。籠子底部長期堆積著雞屎;籠內空間狹小,導致母雞無法自行整理羽毛和除蟲;再加上臺灣悶熱潮濕的環境,如果養雞場環境衛生不良,蛋農很可能需要仰賴殺蟲劑來除蟲,近期芬普尼雞蛋的出現有極大可能肇因於此

目前,一顆格子籠的雞蛋平均市售價格大約5元,然而大眾並不知道,還有無數的成本,隱藏於這個價格背後:民眾的健康成本、整個社會的環境成本,以及動物的健康、生活品質、人畜共通疾病⋯⋯等。

一顆雞蛋的售價,後面隱藏著健康成本、環境成本、動物健康⋯⋯等無數成本。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善待雞,才有好蛋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下簡稱動社),長期推動農場動物福利,希望引導消費者重視農場動物的需求與福利,動社表示,動物福利其實與人類社會的安全息息相關。

2012年起,他們開始倡議「解放格子籠蛋雞」,透過各種倡議活動、宣傳演講等,讓消費者深入了解蛋雞的處境。同時也向蛋農們積極推廣對蛋雞友善的飼養方法,並協助友善飼養的蛋農們行銷、推廣販售友善雞蛋。

目前臺灣所生產的「動物福利雞蛋」約佔全臺雞蛋比例7%,距離友善飼養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動社辦公室主任陳玉敏受訪時表示:「我們會持續從政策、消費端、牧場端,逐步推動政策制定與設定期程,讓臺灣逐步淘汰格子籠飼,轉型有利永續發展的友善飼養。」

由於從傳統飼養到轉型到友善飼養,對蛋農而言是較大的改變,需要負擔一定程度的風險與轉型支出,因此政府的角色對友善飼養的推行至關緊要。

目前已完全廢除格子籠飼的是歐盟。從1999年,歐盟即制定了禁止格子籠養雞的政策,並制定十年的落日期程,於2012年落實禁令、達成目標。

動社近年積極推廣「解放格子籠蛋雞行動」。(圖片提供/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而臺灣在動社的努力下,農委會於2014年亦公布了〈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確立各種友善飼養的規範。分別有仍為籠飼,但籠內必須提供雞隻滿足行為所需設施的「豐富籠」;以及雞隻可以在室內禽舍自由活動的「平飼」;和雞隻可以在室內及戶外自由活動的「放牧」。

目前規範屬鼓勵性質,但配合食安法規,要求友善飼養的農民必須清楚標示使用何種友善飼養系統,如此也方便民眾辨識——只要蛋盒上沒有標示「放牧」、「平飼」、「豐富籠」字眼,都是格子籠雞蛋。

制定雞蛋友善生產規範之後,農委會也開始著手進行蛋農轉型的輔導,採取鼓勵機制,提供符合友善雞蛋生產規範的蛋農1.5%的低利貸款。

陳玉敏說:「動社在推行友善雞蛋的過程中,也會受到農友的反彈和質疑,擔心友善飼養成本增加外,蛋價上升後會沒有市場等等。這樣的情形在歐洲推行友善雞蛋時也曾經發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歐盟蛋價雖在轉型期間有過較大的波動,可是在全數轉型後,就重新回穩。可見轉型雖然難免陣痛,但只要改變底定,市場機制就會回復正常運作,達到蛋農和消費者合理的價格。」

而對於消費者方面,陳玉敏也希望透過宣傳,讓更多人理解——友善雞蛋雖然「看起來」比較貴,但如果把消費者的健康、疫病風險、環境成本和動物福利等等換算一下,就會知道這個價格真的是「划算」的。(下篇請見《動福蛋行不行?聽聽業者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