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孔風華再現?】細數前世今生,一窺九孔興衰

文/ 洪嘉鎂 攝影/ 謝佩穎

從基隆沿著濱海公路緩緩駛入貢寮區,海岸邊依稀能看到方格盤的建物,那是最具有臺灣味水產——「九孔」的家。2006年雪山隧道開通後,行經貢寮的人大幅減少,也鮮少人注意到沿線的九孔正在與一場大災害奮鬥。

2003年除夕前一天,時任貢寮區漁會幹事林麗美到東北角九孔池看採收情況,採收工人很多,養殖業者開開心心準備打撈一池又一池壓歲錢。

不料大年初二一早,林麗美接到一通緊急電話,是業者打來的:「出大事情了,快來九孔池!」

林麗美一到現場就發現大事不妙,九孔全部從石縫中爬出來,這種夜行性動物,只有晚上才會起來覓食,白天都在石縫內睡覺。養殖業者根據過去的經驗以及想到2001年的九孔苗病變,當下判定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現象,決定整池全數採收。

從這天開始,貢寮的九孔產業走向黑暗期。從貢寮境內最南方的養殖池開始,一池接一池,不到兩三天時間,全貢寮發生大量九孔死亡情況,東北角沿線養殖池都搶著採收。更糟的是,連鄰近海域的野生九孔都消失了。

全盛時期高達2,496公噸的九孔產量,一路下滑,到了2012年,驟減到只剩78公噸。

貢寮九孔產業興衰史

10幾年前的往事,對現任貢寮區漁會總幹事林麗美來說恍如昨日,她清楚記得,當時九孔業者是如何從開名車戴名錶,到紛紛棄養,出走他鄉,愁雲慘霧籠罩這個曾經富饒的小漁村。

距今50年前左右,臺灣九孔產業開始萌芽,東北角漁民會依據氣候變化,定期在沿岸潛水捕撈野生九孔販售。

潛水工的設備隨著產業變化而日益進步,現在可在水中進行簡易規格篩選,採收達上市規格九孔。

當時並沒有先進的潛水裝備,無法在水下進行簡易大小篩選,只能將看得到的九孔通通採收回來,再進行分級。有些漁民會將未達上市規格的裝箱放回海中,等到長大後再銷售,這是九孔養殖業的前身。

1977年到1979年間正逢臺灣經濟起飛,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今農委會前身)逐步輔導漁民在東北角沿岸潮間帶鑿池蓄養九孔,之後有業者前往國外學習鮑魚繁殖技術,並建立九孔苗人工繁殖技術。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冉繁華副教授指出,九孔苗人工繁殖技術開發完成後,持有技術者以「到場服務」的方式,協助九孔人工授精,確保專業技術不外流,不過時間一久這些技術再也不是秘密了。

第3屆百大青農李勝興回憶起家中的養殖事業,他說:「從有記憶開始,家裡就在養九孔,一開始也是從採收野生九孔開始做起,後來逐漸發展成養殖型態。」

李勝興的童年在九孔池度過,除了從旁協助家裡的養殖事業,10幾歲的時候就要打理牠們的用餐問題——養海菜,他表示,除了九孔養殖外,在80年代產量逐漸攀升時,自己的父親與叔叔也紛紛投入九孔販售生意。

從10幾歲時,李勝興每天就會將處理好的龍鬚菜或海帶噴入海底池中,對他來說,餵菜早已是生活習慣。

就算不得開發海岸線,也擋不了九孔好光景

發展人工繁殖技術後,解決九孔種苗來源不穩定的問題,吸引越來越多人投入養殖。但東北角鑿池養九孔的熱潮,在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的設立工作開始後,便畫下了休止符。

1979年9月臺北縣政府因應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劃設工作,宣布東北角禁建九孔池,但高收益依然在當時帶來一陣違法開挖的風潮。

過去貢寮地區的九孔從業人口很多,包括潛水工、分級、採收、養殖、加工等等,供養無數家庭。

雖然海岸開發受到限制,影響九孔養成,但九孔育苗事業並沒有受到太大衝擊。李勝興說,事實上東北角的氣候不太適合育苗,當年隨著海岸開發受限,家中育苗事業就轉往花蓮、臺東發展。

冉繁華剖析產業結構的進程,九孔原本是以海底池養殖(潮間帶養殖)作為主要方式,雖然這樣的方式不需要抽水耗電,但天然開放的養殖環境卻也造成產量不穩定,因此業者在海底池養殖方式確立後,逐步發展陸上養殖。

陸上九孔養殖的單位面積生產量高於海底池,雖需高額電費,但當時有漁業用電補助,對養殖業者的負擔沒有想像中龐大。之後由於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成立,政府取締沿岸違法海底池,也加速陸地養殖面積拓展。

過去的九孔有海底池養殖、陸上養殖(圖左側白色建物)、立體式養殖⋯⋯等多種方式,而目前九孔養殖業則以海底池為主。照片中是少數有較大面積利用馬達抽海水的陸上養殖(圖右側海水處),一般陸上養殖的狀況則所示。(圖片提供/豐年社資料庫)

當時臺北縣政府宣布東北角禁建九孔池後,掀起一陣違法開鑿、興建的風潮,被查緝的業者也只能摸摸鼻子,一一拆除。(圖片提供/李勝興)

一夕之間,產業變成「慘」業

攤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漁業年報,可以看到九孔養殖產量逐年攀升的狀態,2001年全臺產量高達2,496公噸,占全球養殖鮑魚8成以上,粗估產值最少達13億8千萬元以上,是產業最風光的年代。

但好景不常,2001年後宜蘭地區九孔苗大量落板死亡,冉繁華說,當時不知道為何大量死亡,而且集中在附板下板這段時間,為彌補苗源不足的問題,有業者向中國引進苗源補足缺口,且專家學者開始著手調查,原以為可以順利度過這次的危機,沒想到這才是臺灣九孔災難的開始。

專業小辭典:附板、下板、落板

九孔孵化後,會在附苗池裡浮游一陣子,之後就會附著在浪板上,簡稱附板。長到一定程度後會讓九孔下浪板(下板)、訓餌,進海底池養殖。而落板則是指,九孔未到下板時間就直接從板上落下。

盛極一時的立體式養殖方式,單位面積產量高,收成時僅需用機械就能把整池九孔拉上岸,不需要請潛水工進到九孔池內採收。(圖片提供/九孔養殖業者)

浮游期後的九孔會附著在浪板上吃藻,照片為剛放入池中的浪板。2001年爆發的落板死亡狀況,正就是九孔無法附著在浪板上,而發生掉落死亡的情況。

2003年,不知名的疾病如瘟疫般蔓延九孔池,從那時起,全臺灣的九孔活存率大幅降低,過去會養到一臺斤25顆至30顆大小後採收,但是病變之後,養到一臺斤40幾顆時,就會開始死亡。

「海大牧場」店長安芯儀嫁到貢寮20幾年,跟隨夫家從事九孔養殖,她描述,病變發生前,活存率高達8、9成,病變後活存率不到1成,只要放下去就全數死亡。

身邊同業一個接一個棄池離開,兩夫妻也從頭家變工人,離鄉背井到臺北找工作,偶爾養些鮑魚,補貼家用。

九孔產業花了40年的時間走上國際舞臺,卻因病變而消失,甚至連民眾都遺忘貢寮是臺灣九孔養殖業的起源地。(製表/洪嘉鎂)

九孔死亡的謎團仍未解開

病變事件後,興盛時期所發展的陸上養殖模式在此時顯得成本過高,陸上養殖業者一一離開九孔產業,也有一些東北角業者決定轉養日本引進的黑盤鮑,年產量從一開始的23公噸逐步提高到50公噸左右,不過也有業者表示黑盤鮑需要經過馴養才能適應臺灣氣候,不見得真的適合東北角養殖。

現在喜宴會場中已難以見到九孔,取而代之的是中國低價小鮑魚,一般家庭的餐桌上也鮮少看到牠的蹤影。全臺九孔養殖戶數大幅下滑,最後僅剩東北角地區養殖,而戶數也從70幾戶降低到50幾戶。雖然仍有東北角業者積極嘗試養殖,但整個產業萎縮了九成以上,自此九孔產業走入寒冬,引起大量死亡的謎團仍未解開。

死亡的九孔會呈現乳白色狀態,並且散發出一股腐敗的味道。


延伸閱讀

【九孔風華再現?】「貢寮鮑」開啟新商機,產量困境仍待解

【九孔風華再現?】復育九孔路迢迢,引進國外遠親尋出路

【看漁事長知識】從吃學起,帶你買九孔、知九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