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鵪鶉業年產值近十億 急需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臺灣鵪鶉產業的現況與未來展望

文.圖/陳盈豪 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鵪鶉產業年產值大於臺灣第四大家禽的火雞。但此產業也有未列入家禽、產業資訊不透明、飼養管理技術有待提升等缺漏。藉由飼料配方改進、光照計畫實施、育種制度建立、產銷履歷等食品安全認證,將可創造出更多利潤。

鵪鶉分肉用與蛋用 規模與行銷大不同

一、飼養規模

臺灣蛋用鵪鶉業者的飼養規模一般在10萬隻以下。陳盈豪在2016年調查22家飼養戶中,5萬隻以下、5~10萬隻與10萬隻以上分別為31.8%、45.5%與22.7%,最大規模不超過20萬隻;而商毓銘在2018年調查31戶數中,5萬隻以下、5~10萬隻與10萬隻以上分別為51.6%、29.0%與19.4%,最大飼養規模有25萬隻。

肉用鵪鶉採平飼,其體型較蛋用者為大,體重可超過250克。臺灣肉用鵪鶉飼養戶較少,若以全臺61戶業者估算,僅有25%以下飼養肉用鵪鶉,飼養規模每戶在10萬隻以下,在陳盈豪(2016)調查的六戶中,肉用鵪鶉飼養期僅約一個月,周轉率快,估算年產肉用鵪鶉隻數為252萬隻,屠體重量168公噸,產值8,483萬元。陳盈豪(2016)資料顯示,若以平均飼養規模來保守估算,全臺年飼養蛋用鵪鶉數可超過250萬隻以上,再加上肉用鵪鶉一年飼養量252萬隻,因此全臺鵪鶉飼養總數可達502萬隻。

二、銷售

(一)肉用:產地的鵪鶉肉屠體每隻約為40元/200克,肉用鵪鶉農家的銷售方式有兩種:屠體直接銷售,以及屠體經加工銷售(陳盈豪,2016)。

(二)蛋用:鵪鶉蛋農家的銷售方式主要分成三種,有生蛋、水煮加工去殼熟蛋與其他加工蛋,包括皮蛋、鐵蛋、滷蛋與製成罐頭等。國內通路產品類型以水煮剝殼鵪鶉蛋為主,在外銷業績方面,就業者提供資料來說,2015年與2016年鵪鶉蛋以生蛋及加工熟蛋外銷至新加坡分別達65公噸與73公噸(陳盈豪,2016)。

高雄市旗津區煎鳥蛋所用蛋材料即為鵪鶉蛋。

鵪鶉產業的眾多優勢 跟雞蛋市場有所區隔

臺灣鵪鶉產業的發展已有數十載,且飼養隻數成長增加。鵪鶉產業有其優勢才能永續經營,分述如下:

一、固有消費市場與市場區隔:鵪鶉蛋口味特殊,有一定的消費族群,可與雞蛋市場區隔。臺灣目前外銷數量每年約100萬噸,產值接近2億,主要銷售至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玻和澳洲(商毓銘,2018)。

二、高產與蛋價高:鵪鶉蛋的形成僅需一日(Miller, 1977),與雞蛋相當,且蛋用鵪鶉產蛋高峰的產蛋率可達90%(Minvielle, 2006)。鵪鶉蛋在2018年9月大盤價格約45元/臺斤(商毓銘,2018),比雞蛋高。

三、世代間距短與繁殖快:人工飼養的鵪鶉一年可繁衍四個世代以上,並較其他禽類繁衍快,因此其周轉率相對也較高。

四、鵪鶉畜舍空間較其他禽類少:由於鵪鶉體型小,以多層籠飼,在相同飼養隻數下,所需畜舍面積與空間較蛋鴨與蛋雞等禽類者少。

蛋用鵪鶉籠飼採多層設計。

臺灣鵪鶉產業的缺漏 需要完整規畫與資訊

雖然臺灣鵪鶉產業有發展的利基,但仍有些缺漏亟需補強,詳述如下。

一、不被農政單位列入家禽

此政策造成防疫漏洞且不利於產業發展,例如遇到天災無法申請補助(表一)。另外,若列入家禽,則有政府協助提出鵪鶉屠宰證明,才有利於增加肉用鵪鶉銷售通路;協助溯源制度建立,也可幫助拓展蛋用鵪鶉銷售通路,並讓消費者買得、吃得都安心。

在禽類生物安全體系中,只要是鳥禽都有可能受到禽流感病毒感染或傳播的風險,鵪鶉未列入家禽,所以農政單位沒有疫情資料。但陳盈豪(2016)指出屏東及彰化均有禽流感疫情,鵪鶉協會理事長提及損失約50萬隻以上,而問到如何處理屍體時,業者的作法是將屍體放入鳥糞堆。業者如此處理可能讓病毒到處流竄,不利於疫情控制,也無法維持產業穩定的發展。

二、飼養密度

業者採密集飼養理由之一為達到經濟效益,二為容易飼養以提高鵪鶉存活率,雖然飼養密度高,容易互相啄羽,但寒流來襲的低溫環境下,鵪鶉容易受凍,故仍維持密集飼養以群聚保溫。

籠飼蛋用鵪鶉飼養密度高,容易互相啄羽。

三、飼料與營養

在蛋用鵪鶉飼料蛋白質含量方面,業者所使用飼料營養成分的高蛋白質含量(27%)與國外資料(20%)相比偏高,然而飼料的蛋白質增加,亦導致飼料成本的增加。雖在早期研究中,Vohra與Roudybush(1971)試驗顯示,提高飼糧蛋白質含量可增進日本鵪鶉產蛋率,並建議飼糧蛋白質含量為25%,但Shanaway(1994)資料顯示,蛋用型北美鵪鶉的產蛋率及飼料換蛋率以飼料21%蛋白質含量比24%者為佳。

四、育種制度與大規模的種用鵪鶉場

臺灣沒有專業的種用鵪鶉場。目前雛鵪鶉價格約4元/羽,利潤有限,故沒有業者願意專業經營種用蛋鵪鶉場,通常是在商業蛋用鵪鶉產蛋性能下降後改做種用鵪鶉(商毓銘,2018),由於沒有育種制度,很容易因近親配種,造成近親退化後遺症。另外,由於種用蛋鵪鶉場規模不大,平均每週幼鵪鶉出雛數約4萬羽,無法一次供應大型蛋用鵪鶉場,因此單一牧場在常態下,同時存在四批次的鵪鶉,即有老、中與青三種年齡層,無法達成統進統出的管理模式,不利於生物安全管控。

五、光照計畫

鵪鶉與雞一樣是長光照的鳥類,需晚上點燈來延長光照時間,以刺激卵巢發育排卵,得以提高產蛋率。蛋雞有光照計畫,但蛋用鵪鶉場並無點燈計畫。

六、產業資訊透明

資訊蒐集與建立事關產業的永續經營,雖目前中華民國鵪鶉協會已著手建立資料,仍是百廢待舉,需要更新全部飼養戶基本資料、飼養規模、蛋價報價制度的建立等。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19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