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林生態服務與調適管理 營造更高韌性的生態城市

2015年的臺北植物園空拍。(圖片提供/臺北植物園)

都市中的植物園即為都市林的形態之一。圖為2015年的臺北植物園空拍。(圖片提供/臺北植物園)

文.圖/吳孟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副所長

2050臺灣城鄉發展的四項目標包括幸福友善城市、永續韌性城市、智慧城市與再生綠色城市,為達成幸福、永續、智慧與再生目標,都市林綠色基礎建設扮演重要角色。依聯合國估計,2050年全球將有70%的人口是居住在都市,相關在都市的產業活動,將使得都市的熱島效應問題更加嚴重。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自然災害挑戰,社會大眾及科學界對相關議題的重視日益增加,過去因氣候變遷引起的災害,習慣以「減災」、「擋災」手法處理環境變遷災害,忽視都市生態系的調節力。健康都市綠資源生態系,可發展對整體環境的「調適」、「自我復原與容納」、「自我維持」等多元能力,都市林的建構與規畫好壞,是否具有足夠的調適性,已成為現今都市發展的重點工作。如何發揮都市林生態系服務價值與調適力,有賴韌性都市林管理,包含具調適功能的韌性都市林管理規畫是否完善,以及樹木的維養護技術與維養護人員的職能訓練,將影響其防災與調適功能發揮、都市林健康與生態服務價值。

全世界各國如美國、加拿大、日本或新加坡等國家,已開始推動綠資源管理與都市韌性的規畫;如何將都會區融合生態城市理念,推動提高都市韌性的綠色基盤科技發展,促進都市整體生態系發展,得以減緩與調適極端氣候、劇烈溫差與急降雨的衝擊。

在國外的都市林策略,可以提供我們一些借鏡。例如美國紐約市政府強調綠覆率應和都市計畫一起整體規畫,同時美國林務署開發一套樹木管理系統i-Tree,建立樹木基礎資料庫,並可計算樹的生態服務價值;加拿大溫哥華市政府於2014年提出都市林策略包括保護、種植、管理三大面向,以提高樹冠覆蓋率,其中的兩大指標分別為「2020年時,確保每個人的住所,在5分鐘步行路程內,能接觸到公園、綠道或其他綠地,並且在2010~2020年間恢復或增加25公頃的自然地區。」與「從2010~2020年間,在市區內種植15萬棵樹,到2050年時,將樹冠覆蓋率提高到22%。」。

韌性都市綠資源管理與實踐行動計畫說明圖。

國際主要城市皆把綠覆率提升20~30%作為重要政策,而臺灣的綠色空間不足,六都綠地覆蓋率在人口密集區往往不及《都市計畫法》所規定的10%。為提升臺灣的綠地覆蓋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啟動「國土綠網」計畫,從海岸線到中央山脈連成保育軸線,這條軸線人口密集地,過去易被忽略的都市林,近年來日益被重視,強調「都市之肺」樹木對人類活動的生態效益。換言之,森林對高山、坡地、水域與溼地的貢獻已不證自明,然臺灣都市化人口比率近80%,卻僅有3.6%的空間綠覆率,臺灣多數居民等同居住在城市沙漠之中,與周遭的山林、里山生態、溼地、海岸林失去連結。

六都皆在強調提升綠覆率,為達《都市計畫法》中規畫綠覆率10%的目標,如何利用樹木綠資源與建物、地景、防災與林園療癒進行系統整合,建構韌性都市林已是大家共同目標。亟需以創新思維與跨學科、跨尺度的分析方法,解決擁擠、災難敏感性高的都會居住空間綠資源匱乏的挑戰;如何將城市放回生態服務的架構之中,將過去未整體規畫都市林配置中的行道樹、公園綠地與建築綠化等,以生態角度重新規畫與設計,以植物的角度思考都市的樣貌,進而使都市綠資源能與地景、防災與健康進行整合。

2020年臺南市「樹木保護嘉年華暨臺灣攀樹國際錦標賽」。
2020年臺南市辦理「樹木保護嘉年華暨臺灣攀樹國際錦標賽」,推動韌性都市林的管理。
2020年新北市「牽手種樹嘉年華」市民種樹療癒體驗活動。
2020年新北市「牽手種樹嘉年華」在中和四號公園舉辦市民種樹療癒體驗活動。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簡稱林試所)團隊自2020年起應用林學界對防災、綠美化技術、植栽管理與綠資材利用,累積大量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將森林的多重效益導入都市綠資源治理模式。從資源盤點/配置、綠色基盤建構、循環資材利用以及治理與社會參與等面向著手研究,期能整合國內森林研究學術機關,並跨域連結農業、生態、建築、水保與環教等學科,以提供全方位視野塑造永續韌性的未來都會面貌。

2020年林試所啟動韌性都市綠資源管理與實踐行動計畫,從生態、生活、生產與制度管理區分為四大主軸①環境生態的調適與管理、②形塑都市綠生活體系、③建立都市林複合生產服務模式、④規畫都市林參與式管理與制度。透過韌性都市綠資源管理與實踐,營造健康都市林生態系――具有服務價值與調適力的都市生態系。主要四行動說明如下:

環境生態的調適與管理

氣候變遷對都市所帶來的災害,包括強降雨、暖化、空氣汙染等,劇烈影響都市居民的生活,幸而都市的綠化系統具有調適氣候災變的功能,可以從土壤、地被植物、灌木到喬木,選育有高度調節功能的種類,並導入到示範場域,建立調適性的綠化系統,建造幫助市民因應氣候變遷、適宜居住的綠化環境。在發展調適性綠化系統的同時,也要提升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更加強都市環境對氣候變遷的韌性。

此外,綠化系統是否發揮韌性功能需要持續的監測,因此針對綠化環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功能的監測,發展公民參與模式,推動市民監測綠化環境生態,進而讓市民與政府協力環境生態的管理。

都市林樹木風險智慧管理平台建置。
林業試驗所著手都市林管理平臺建置。

形塑都市綠生活體系

研議綠生活資源資料庫與供需媒合機制,透過研發技術平臺,盤點都市的綠生活資源,並篩選逆境生存較強的原生植物進行模組化管理,有助於都市原生植物栽植與提高對氣候變遷的韌性;結合綠色療癒課程的設計與推動,進行綠屋頂與食物森林的應用與示範,透過對於適地療癒活動課程的規畫引導,園藝種植等活動,在提供食物森林、增加原生植物應用的前提下,達到都市居民療癒的效果。

建立都市林複合生產服務模式

結合都市林綠資源的生態及生活面,盤整無形及有形、木質及非木質綠資源、資材、資產等分類,建立綠資源智慧管理制度,以達成循環經濟永續利用的基礎及應用;減少廢棄物及提高生產價值,運用綠色創新資材於綠建築、綠屋頂及生態工法中,建置都市林木竹傳統產業文化創新模式,發揮綠資源有形與無形價值,發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規畫都市林參與式管理與制度

從生態、生活、生產所建構的知識體系,針對都市人口發展綠知識擴散傳播技術,導入公民綠資源開放論壇。利用應用網路社群互動技術及公民科學機制等多元媒體工具應用,促使城市綠資源規畫在公民參與及合意的過程中擬訂。另對地方政府與地方公民團體提供綠資源規範與標準建議,融合以知識為基礎的公民科學家,對都市綠空間進行審議,以回應並檢討現行法規與管理制度,研議全國綠資源治理方針。

都市林的生態效益發揮,必須由深山、淺山到我們的城鄉都市做整體的綠資源管理,生物多樣性及資源永續利用。過去人們在都市中認為只要有種樹就好,山村的農民只需將精緻農業做好,但現今的價值觀已改變,都市的人們希望都市林是近自然、以自然為本的都市林管理,都市林的風倒木與修剪枝葉循環利用亦是重要的一環,未來如何去落實自然為本與循環經濟更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導入醫療體系概念,建構樹木醫療體系。

根據聯合國2017年出版的《新都市議程》指出,「都市綠資源在人類心理、生理健康以及環境生態上扮演著關鍵角色。」、「無論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良好的規畫與管理可以讓都市化成為永續發展的一項有利工具。」隨著都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永續發展以及面對氣候變遷和排放禁令等挑戰,都市林生態服務及調適策略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它不僅要滿足健康的生態環境和提供服務價值,同時也需要具備調適策略。在都市規畫整合上有必要把種樹綠色基礎建設和水泥硬體基礎建設,納入整體都市規畫中。

都市林樹木資料庫不全,缺乏基礎資料的大數據分析、智慧監測的減災預警系統、災後調適處理等,使都市樹木在面對威脅時,無較有效率的處理措施,導致都市林韌性管理無法落實。為了有效地管理城市綠色資源,並制定適當的調適策略,美國政府建立樹木普查i-Tree系統,在擁有正確的普查資料及完整的資料庫後,便能夠計算都市的經濟效益生態服務價值,其效益包括減少二氧化碳、增加雨水截流、淨化空氣品質、調節都市溫度、增加都市景觀等。林試所過去曾引進美國林務署生態服務效益量化工具i-Tree,做為臺灣都市林維護資訊管理系統發展之用,將臺灣的係數代入該系統,來計算都市林的經濟效益生態服務價值,便能夠公開、量化、透明樹木價值。近年來,臺灣的許多城市,地方政府亦建立樹木資料平臺,各有其優缺點,期待未來可整合全國地方各地區的資料,建立統一都市林管理平臺,透過智慧監測技術開發與大數據分析,強化都市林的永續經營,確保都市林生態系服務功能。

美國林務署生態服務效益量化工具i-Tree。
利用美國林務署生態服務效益量化工具i-Tree,計算臺灣公園樹木的生態服務價值。

如何標準化、制度化及法規化訂定植樹方法,所以如何訂定都市林的規範也是非常重要的。臺灣在2015年《森林法》增修樹木保護專章後,政府林業單位積極訂定施行辦法,公告受保護樹木普查標準,從法令、人才培訓、規範三個面向進行規畫建構,從人類醫療體系概念,創新導入建立臺灣樹木醫療體系,訂定樹保人員的培訓以及規範,促成健康都市林的目的。林試所亦於2022年5月成立「全國種樹諮詢中心」,跨部會啟動臺灣種樹專家服務團隊,建構海綿城市的概念下,規畫土地使用分區與都市林種樹計畫,制定具調適的生態永續管理政策,才能發揮都市林的生態系服務價值。

2015年《森林法》增修樹木保護專章。
林業試驗所於2022年5月成立「全國種樹諮詢中心」。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