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紅龍果夏令鮮食、加工兩相宜,農委會籲消費者多多選購

他表示,白肉種紅龍果因為較不容易出水,適合用於擺盤裝飾,紅肉種紅龍果易出水,色澤亮眼,所以通常會打製成慕斯、果凍、起司。整體來說,用新鮮紅龍果作為蛋糕甜品的原料,對消費者來說,是更天然健康的好選擇。

新聞
小農新思維:建構「契約農業」的良好合作模式

亞洲國家約有8成的農民屬於耕作面積小於2公頃的小規模耕種者,個別農戶產能所占市場比例微小,面對競爭激烈的農產品市場,小規模耕種者缺乏通路及議價能力,常受到中間商價格剝削,無法依生產成本決定價格;加上全球化貿易趨勢,如無適當整合輔導措施,小規模耕種者將面臨極大衝擊。為了克服小規模耕種者的弱勢條件,各國農業主管機關均鼓勵農民組織、合作社等農民團體,以契作方式與買方(販運商、大盤商)訂定契約、發展契作生產,以穩定農民收入。

新聞
口頭約實耕人有福了,「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給付獎勵金第2期試辦開跑

有部分耕作人僅以口頭方式,即向地主取得耕作權(此稱為口頭約實耕人),由於雙方承租或協議內容,沒有書面資料可佐證,因此政府機關無法核發各項農業補助。為改善類似的狀況,農委會旗下的農糧署特別規劃「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只需出具切結書,即可領取此計畫的相關給付獎勵金。

新聞
公告啟動外銷、加工、直銷 穩定大蒜產銷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本(106/107)年期大蒜已進入盛收期,本年氣候冷涼,大蒜質優供應充足,為協助農民於盛產期以多元化管道銷售大蒜,穩定產地價格

新聞
寒流來襲不再「剉咧等」,各類作物防寒應對指南

農傳媒整理自農委會、農糧署、高雄區農改場、臺南區農改場、臺中區農改場相關資料,針對不同作物的防寒措施,提供給農友參考。農民需密切注意氣象資訊,適度採取各項防寒措施,以減少農作物災害及財產損失。

新聞
別讓魚翻肚,專家提醒這些防寒工作要做好做滿

本週末冷氣團來襲,臺灣各地預計下探12~13度,沿海空曠地區可能更低,為了預防寒害損失,各地農漁民紛紛動起來。

新聞
秋葵愛大米,米穀加工競賽鹿草媽媽奪冠

農糧署今日舉辦「國產米穀雜糧加工產品創意競賽」總決賽,揭曉冠、亞、季軍及優勝隊伍名單,由嘉義縣鹿草鄉農會奪得冠軍榮耀,獲得10萬元獎金

新聞
溫網室興建面臨的法律與實務課題——訂約、議約與履約,農民、廠商誰說了算?

去年梅姬颱風重創中南部許多溫室,也吹出溫網室品質參差不齊問題。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水田轉作新選擇!北區第一次薏仁試種成功

農民水田轉作之新選擇!為配合再生稻田區轉(契)作進口替代作物及發展北部地區雜糧產業政策,農糧署輔導觀音區農會於桃園市觀音區保生里薏仁(薏苡)田舉辦「薏苡推廣示範觀摩會」。

新聞
當米果碰上國產黑豆,契作制度加速國產雜糧推動

首創國產黑豆米果上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繼去年與食品業者合作,成功推出利樂包優質國產豆奶,今年再接再厲,輔導農民團體與食品業者合作,完成國產黑豆米果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