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解決舊藥抗藥性與農民無藥可用困境,制定延伸用藥標準提供農民多元安全選擇

馮海東指出,農藥退場機制從2013年開始執行,引進農藥後都有持續關注農藥危害性,包含環境、食品等,從監測數據及國際研究皆能獲得新的科學證據,了解農藥是否要使用安全疑慮,為保護農民及消費者,會進行管理調整,例如禁用、限制或是更多使用指導,避免危害,截至目前為止,已經禁用21種農藥及限用42種農藥。

新聞
【520農運30年】當年農民的七大訴求,農委會達成多少?

至於像敏感性作物,如稻米、紅豆、洋蔥等,目前仍有用關稅配額去守住,未來即便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我覺得衝擊不大,反倒是像臺灣種苗在國際競爭力很高,但過去沒有把這些優勢整合起來很可惜,所以面對貿易自由化如何調適、提高競爭力,我認為才是重點。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農民職災保險10月可望上路,月繳不到40元即有保障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接受專訪時表示,若立法院本會期(2月至5月底)可以通過「農民健康保險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很有信心10月可上路」,初步規劃以農會為投保單位,下個月就會到各鄉鎮與農會、農民相關團體說明宣導。

新聞
因應北農元宵再連休 農委會加強調節產地端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今(3月5日)因應元宵節將連休三日,由於上週末連休三日,2月27日復工後,爆量蔬果湧進臺北果菜市場,造成整體蔬菜價格滑落三成

新聞
陳吉仲:農田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將賦予公權力擴大服務非灌區農民,嚴格取締汙染灌溉水

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引發熱烈討論,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受訪時表示,農委會預計在 2020年 10月 1日,將 15個農田水利會從公法人改制成公務機關

新聞
農田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既有員工福利不變,卻可服務更多農民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針對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所引發的爭議表示,有鑑於全國68萬公頃可供糧食生產之農地,尚有37萬公頃未納入農田水利會灌區管理

新聞
「新農業」拚2020年友善耕作面積達15,000公頃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今(8日)宣示「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希望臺灣農業發展能達到永續環境、提升農民收入和吸引青年農民回流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