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營
重金屬十面埋伏!作物如何避開汙染、安全生產?

臺灣地狹人稠,工業發展與人類活動不可避免會對農田土壤造成影響,進而影響作物的生產。國內部分農地土壤鎘、鉛濃度未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簡稱土污法)所定汙染監測或管制標準值,但所產農糧產品的鎘、鉛濃度超過《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簡稱食安法)所定重金屬限量標準,致不得上市銷售,影響農民權益甚鉅。隨著食安和環保意識的抬頭,農作物的生產不再只是追求產量和風味,社會大眾更注重產品的安全性及環境友善的栽培方式,最終能生產出符合食品安全的農產品,才能保障消費者和農民雙方的權益。

新聞
米餅標註「嬰幼兒食品」標準就是嚴格 食藥署:業者須找更好的米原料

消基會抽驗市售米精、米麩類與米餅類的鉛、鎘等重金屬含量,20件產品中,有4件鎘含量在0.05至0.4ppm之間,若以嬰幼兒食品標準0.04ppm來看,這4件都超標,但若以一般米食品標準0.4ppm來看,則全部合格。衛福部對於嬰幼兒食品的標準較為嚴格,食藥署表示,廠商可提高標準採購原料米,讓未端產品符合標準,或是不要生產嬰幼兒食品,以免觸法。

新聞
時隔14年首次抽驗 巴西磨菇重金屬不合格率75%

消基會抽驗市售乾香菇及巴西磨菇的農藥及重金屬殘留情形,其中巴西磨菇的12件樣品中,多達9件重金屬鉛及鎘的含量超標,不合格率達75%,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市售巴西磨菇幾乎都是進口,來源以中國及巴西為多,栽培介質為土壤,菇類容易吸收生長環境中的重金屬,吸收後有濃度濃縮的結果,易導致重金屬含量超標,建議政府應列為高風險食品,從進口源頭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