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典藏歷史】手工編織全球時尚 摩登臺灣的暢銷商品──臺灣草帽

對你來說,鹿皮、糖、米、茶、樟腦,這幾個歷史課本反覆出現的臺灣農特產應該不會太陌生。但是,你知道曾經一頂頂小帽子,也在日治時期讓臺灣發大財,光是出口賺來的外匯,僅次於糖和茶葉?就像現在的時裝展,這些帽子年年出新品,不只流行於日本國內,更輸出歐美大國,成為全世界潮潮的最愛,還主宰了帽商供應鏈!

新聞
【典藏歷史】臺灣麵食的養成:美援時代輸入麵粉 也改變烹飪文化

就臺灣而言,麵食成為主食絕非偶然。以當時國際局勢而言,隨著美援的進入,美國的小麥為本來不生產小麥的臺灣提供了食用麵食的糧食來源,並打開美國在國外的農產品市場;另一方面站在政府的角度而言,推動臺灣人食用麵粉,不但有助於臺灣製粉工業的培育,更可以出口較高價的稻米到國外賺取大量外匯。

新聞
【典藏歷史】臺灣史的碳酸味 從彈珠汽水到黑松沙士百年爭霸戰

在日治時期的臺灣本土汽水產業中,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黑松,成立於1925年,最初以「富士牌」汽水、「三手牌」彈珠汽水為商標,1931年更名為「黑松牌」。當時本土汽水業除了必須面臨日製產品的打壓外,還得從日本引進機器製作汽水、學習生產技術,加上十多家本土汽水業的競爭,惡性削價的結果,導致許多汽水廠紛紛倒閉。

新聞
【典藏歷史】征服日本味蕾的高級滋味 水果王國的最佳代言人──臺灣香蕉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日本經濟隨之起飛,對於香蕉需求也日益增加。為了應付日本市場的龐大需求,臺灣掀起了一股種蕉熱。受惠於可由基隆港運輸到日本之便,臺北香蕉一時盛產。但是好景不常,1917、1918年發生象鼻蟲災害導致產量銳減,政府為避免蟲害擴大,嚴禁人們繼續種植。不得已,香蕉只好往其他地區發展。

明治巧克力
新聞
【典藏歷史】明治巧克力的故鄉在臺灣?奠基於臺灣蔗糖的製菓王國

日本時代臺灣大多數的製糖會社主要的業務都是輸出原料糖到日本本土,但其中幾間製糖會社,受到糖業景氣波動的影響,開始考慮產業上下游整合的發展,其中起步較早的便是明治製糖株式會社……

新聞
【典藏歷史】街頭巷尾食過百年 辦桌文化何時開始席捲全臺?

1902年,一篇日本對臺灣舊慣調查的文章〈關於宴席及菜餚之雜話〉中,對「辦桌」的解釋是:「備桌、辦酒食、張宴稱『辦桌』」。由此推測,在晚清時期的臺灣,「辦桌」已經是普遍常用的詞彙了,意味著「辦一桌澎湃的好料」,來強調設宴者的誠意,久而久之就簡化成「辦桌」,客人赴宴也就稱為「食辦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