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短期作物除草防蟲,是作農日常之一。
豐年雜誌
我有鄉村田園夢 逐夢代價誰承受?非農用途的農地交易 早已疊高從農成本

近幾年如果前往臺灣的農村,應不難看見已停止生產作物、插著「農地出售」牌子的農地;對於有心投入農業,卻沒有田地的青農,這些待價而沽的農地會是他們踏入務農人生的可靠起點嗎?在臺東鹿野務農10多年的楊老斌,分享他觀察農地價格變化、實際租地和考慮買地,以及計算自身實際務農所得的經驗,反思「田園夢」的現實。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4年12月號 養鰻生機 臺灣第一尾人工鰻苗問世

臺灣的鰻魚產業發展已久,主要以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白鰻)外銷日本,包括捕苗、養殖、加工、出口皆有長期耕耘、技術獨到的業者,近年鰻苗資源短缺、中國鰻魚搶占日本市場,鰻魚產業鏈各端業者仍致力提高品質、拓展銷路搶攻海內外市場;利生生技更在花費10年、斥資億元後,育成臺灣第一尾人工鰻苗,盼技術繼續突破,從上游帶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