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生種「臺灣文蛤」DNA鑑定獲正名 野外棲地、養殖均為此物種

國內生產的文蛤其實是新命名的臺灣原生種「臺灣文蛤」。(圖片提供/水試所)

臺灣從日治時期引進「麗文蛤」放流淡水河,開啟文蛤養殖產業,因此長久以來將國內養殖及市場流通文蛤當成麗文蛤後代,但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經DNA鑑定,確認臺灣的文蛤基因序列與過去紀錄中的麗文蛤、中華文蛤均有顯著差異,3月底發表SCI國際期刊《軟體動物研究》(Molluscan Research),正式命名為「臺灣文蛤」。臺灣野外棲地及人工養殖文蛤均為此物種。

文蛤是生存在海水環境的貝類,主要棲息淡海水交界河口或潮間帶水流平緩的砂質海底,國內文蛤養殖產業可粗分將文蛤苗以人工池養殖,以及將文蛤苗放養野外河口、潮間帶砂地養殖兩種,因養殖業會自留種原繁殖,個別業者種原來源難以考察。

因新北市淡水區漁會長期在淡水河口捕撈野生文蛤,近年發現數量減少,委託水試所調查復育及放流人工繁殖文蛤苗,研究員為了確認種原進行DNA鑑定,意外發現文蛤基因序列與過去國內紀錄中的麗文蛤(M. lusoria)、中華文蛤(M. petechialis)均不同,與麗文蛤基因序列相差9.53%,與中華文蛤相差7.59%,是尚未被描述命名的新種,因此定名臺灣文蛤(Meretrix taiwanica);水試所陸續調查全臺野外棲地、養殖場及市場販售文蛤,證實均為臺灣文蛤此一物種。

水試所海洋漁業組副研究員蕭聖代表示,麗文蛤、中華文蛤及臺灣文蛤3個文蛤屬物種,各別物種的不同個體間的外部型態變異性大,但3個物種彼此的大小、殼形及殼色花紋等特徵差距卻不大,使得從外觀做種類鑑定容易混淆;麗文蛤主要分布日本、韓國,中華文蛤分布中國泉州以北沿岸,臺灣文蛤是臺灣原生種,但在中國南部沿海也有分布。

文蛤屬3物種外觀比較:A.臺灣文蛤;B.中華文蛤;C.麗文蛤。(圖片提供/水試所)

臺灣文蛤、中華文蛤與麗文蛤的地理分布圖。(圖片提供/水試所)

麗文蛤是溫帶冷水性物種,推估自日治時期引進後可能不適應臺灣亞熱帶環境,現今已無存活;並經與日本學者研討,得知麗文蛤具有幼期棲息河流中上游,長大後再向下游河口遷徙的生態習性,臺灣文蛤顯然不具備這種習性。

蕭聖代指出,水試所DNA鑑定是使用粒線體CO1片段,以文蛤屬物種來說,此片段基因序列相差2%、3%即可視為不同物種,對比麗文蛤,臺灣文蛤基因雖較接近中華文蛤,但也顯然是不同物種;過去中國已知其南部沿海文蛤與北部沿岸文蛤基因有差異,但他們只視為是中華文蛤單一物種間的變異,直到水試所研究發表才正式命名為新種。

臺灣除了臺灣文蛤,另有一種俗稱「韓國文蛤」(M. lamarckii)文蛤屬物種,承受海水鹹度及水流擾動程度比臺灣文蛤高,分布在宜蘭、龍洞一帶海岸砂礫地,但其外型與臺灣文蛤差異很大,不容易與臺灣文蛤混淆。

臺灣除了臺灣文蛤,還有一種俗稱「韓國文蛤」(M. lamarckii)文蛤屬物種。(圖片提供/水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