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發兩項國家鳥類指標 農地小鳥棕背伯勞9年來指標值減4成、麻雀少1成

棕背伯勞是近年指標值銳減的鳥類之一,在有些農地環境已難得一見。(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最近幾年麻雀是不是變少,還是變多了?其他的小鳥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今(13)日宣布,臺灣首度建置「臺灣森林鳥類指標」及「臺灣農地鳥類指標」兩項國家級指標,用來反映環境棲地的變化。從2011至2019年間的指標值,農地上的麻雀相對減少10%,棕背伯勞為這幾年數量下降最多的繁殖鳥,指標值衰退40%。

麻雀是否變少是近年人們關注的議題之一,特生中心也將麻雀納為指標性鳥類。(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特生中心和中華鳥會運用「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Taiwan Breeding Bird Survey)」的資料,分析上述期間100種鳥類在臺灣數量的變化趨勢,並建置兩項國家鳥類指標,森林鳥、農地鳥呈現緩慢穩定成長,但農地因為與人為干擾較相關,指標較為波動。

特生中心表示,最新趨勢和指標將會定期更新,做為監測臺灣繁殖鳥類生存狀態及保育成效的重要儀表板。此為繼印度後,臺灣為亞洲第二個發布複合物種指標的國家,已開放全文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生態指標(Ecological Indicators)》。

鳥類敏感如環境「礦坑金絲雀」  兩臺灣特有鳥類需注意

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說,賞鳥界常講「今日鳥類,明日人類」,鳥類在生態上是環境前期指標,且是非常領先的指標,這幾年來特生中心與中華民國野鳥協會和各地鳥會與鳥友推動公民科學,提供非常多的紀錄,才有足夠資料進行分析。這也讓臺灣能夠在亞洲地區居於領先地位,做出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指標,尤其指標物種是非常敏感的鳥類,牠們可以更精準、精確的反映環境目前可能面臨的問題。

林大利表示,結合全國鳥友的公民科學定期調查得到二十餘萬筆資料,才讓鳥類指標得以建立。(攝影/余麗姿)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補充,2020年臺灣首度發布國家鳥類報告,完成階段性里程碑,今年底將發布最新版本的國家鳥類報告,其中最重要資訊就是「臺灣森林鳥類指標」及「臺灣農地鳥類指標」兩項國家級指標,要完成這個指標,最重要的核心資料是來自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每年號召全臺數百名鳥友定期定點進行鳥類調查,總共高達23.7萬筆資料。

林大利表示,運用「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資料,調查100種鳥類於2011年至2019年的數量變化,以2011年為起始年、基期100,計算出相對數量的近年指標值。這100種鳥類中,52種是喜歡森林棲地的森林鳥,20種是喜歡農地的農地鳥,還有28種是森林與農地都喜歡的雙棲鳥。

(林大利提供)

統計資料顯示,臺灣大部分的繁殖鳥呈現穩定及緩慢成長,有87種沒有顯著變化,11種顯著成長,但有兩種小鳥顯著減少,分別為森林鳥的繡眼畫眉的指標值相對減少22%,森林和農地都喜歡的臺灣竹雞,指標值相對減少20%。這兩者是臺灣特有鳥類,需進一步探討數量減少的原因。

竹雞是臺灣特有種鳥類,獨特叫聲「雞狗乖」令人印象深刻,指標值減少需要重視。(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繡眼畫眉是偏愛棲息於森林的臺灣特有種鳥類,牠們的變化反映森林生態有所改變。(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部分農地不見棕背伯勞 「有一些問題在發生」

林大利憂心地說,但是有6種小鳥的數量正在往下掉,再往下掉一點點,就達到統計上顯著的減少,在牠們跌到門檻以前,我們應該要讓大家知道,大家常問麻雀是不是變少了。「是的,麻雀變少了,2019年與2011年相比,指標值減了1成。」

(林大利提供)

農地鳥中,肉食性鳥類棕背伯勞、大卷尾數量也下降中,指標值各減少40%、9%。林大利指出,這兩種鳥喜歡抓農地裡小動物來吃,是高階掠食者,也是環境非常重要的指標生物,棕背伯勞這幾年數量快速下降,花東宜蘭地區以及西南部的農地比較容易看到,但有些農地都快看不到了。「小鳥數量變少,表示農地環境有一些問題在發生。」

其他3種小鳥的指標值顯示,草地鳥類粉紅鸚嘴減少55%、溪流鳥類鉛色水鶇減少40%,以及樹林常見的白頭翁減少12%。

粉紅鸚嘴喜愛草叢,是臺灣特有亞種。(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喜愛溪流環境的鉛色水鶇,也是臺灣特有亞種。(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公民科學紀錄有成  未來透過6大指標觀測全臺灣

臺灣在亞洲早先推動公民科學,進而順利建置趨勢和指標,靠的是一群喜歡自然觀察的公民科學家們,將觀察紀錄開放分享,大家就可以透過研究資料得到成果。林大利形容,公民科學家喜歡做自然觀察,「就像是玩寶可夢一樣,只是手機遊戲變成野外活生生的鳥類。」

林大利說,公民科學家的觀察紀錄有非常多不同方式,手機是其中一個,而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的難度稍微高一點,需要到野外也能夠聽得懂、分辨出小鳥聲音,這個資料庫裡有八成透過耳朵聽出來的,兩成是用眼睛看出來的,「所以賞鳥是一個耳聰目明的活動,」他笑著說。

喜愛賞鳥的林大利笑稱賞鳥是「耳聰目明的活動」。

林大利拍下的白頭翁,攝於烏來。

如何知道公民科學家紀錄資料正確與否?林大利說,特生中心對臺灣鳥類都有一定程度的概念,哪些鳥出現在平地、高山,因此如果回傳資料有問題,他們會問說,「你這筆資料非常罕見,可否提供更進一步的資訊,進而做確認。」

另外為了定義森林鳥、農地鳥,特生中心挖出前百大資深鳥人,透過問卷用投票結果,決定這100種小鳥是喜歡森林,還是農地。

林大利表示,鳥類適合當環境指標,因為活動能力好,也是非常受到關注的物種,許多國家的生態保育或研究,都從鳥類開始,再推到其他物種。臺灣目前除了森林鳥類指標、農地鳥類指標,未來還會有「兩棲類指標」、「高山鳥類指標」,這兩個指標正在分析中。不久還即將發布「臺灣獼猴趨勢」、規劃中的「日行性猛禽」指標,未來共6大指標拼圖將逐一到位,更全面揭露臺灣環境的變化,監測臺灣自然生態。

鳥類可謂是最適合作為生態指標的動物,圖為大卷尾。(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