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育議題要深化 民間盼建立環境基礎資料庫

25日海洋大學辦理「2019海洋專業人才培育論壇」,針對海洋法制、資源保育及海洋教育實踐等議題,邀請產、官、學界代表與會座談,其中在資源保育議題上,基隆產發處海洋事務科科長蔡馥寧分享潮境望海巷案例,強調落實執法是資源保育成功的關鍵,而知名環境紀錄片製作人柯金源也提出幾項政策建議:加強海洋環境基礎科學研究以及建立環境基礎資料庫,讓民眾能參與政策規劃,讓政策能在產業與環境永續中獲得平衡。

去年海洋委員會正式成立,過去分散在22個部門的海洋事務逐漸移交到海洋委員會下,海洋委員會副主委莊慶達在會中表示,今年已爭取到更多員額和經費,將會配合《海洋基本法》草案提出中長程的計畫;作為一個新的政府部門,他表示,「要靠一個海委會做生物保育是不可能的,與民間合作才有效率。」因此海委會不僅會積極向外連結國際資源、與學界合作,也會積極與國內NGO合作,並且讓更多民眾了解海洋保育的重要性。

近期國內有海洋資源保育的成功案例-基隆潮境望海巷,被視為此成功案例重要推手的蔡馥寧認為,地方政府資源有限,需要與民間攜手才能看到效果,在望海巷的管理上,基隆市政府就串連了海巡單位、漁會及地方公民團體落實執法,「不取締等於沒有保育區」,慢慢讓珊瑚礁上的廢棄網具消失,生態環境才跟著回復。除了直接改善棲地,她也表示,要讓民眾認識海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吃,所以市府也與國小老師、漁民合作,推出《食魚好文化》一書,讓老師可按圖索驥,使用教案教學生認識海洋、認識漁產;與漁民合作的過程,也希望讓漁民改善捕撈習慣,因為「擁有健康的海洋環境,各樣海洋產業才可以發展。」

提及海洋環境變遷,就不能忽略自1980年代就開始紀錄臺灣海岸發展的紀錄片製作人柯金源,在會中他回顧投入影像紀錄的初衷,希望傳遞正確的資訊讓閱聽眾知道,進而引發閱聽眾的行動,這些影像資料不僅在公視播映,也上傳到不同的影像平台,讓民眾在合理範圍內使用。他認為,政府的資料公開程度還有待加強,很多跨部門的研究資料一般公民都接觸不到,應該要建立完整的環境基礎資料庫,才有助於一般公民接觸、討論海洋議題。另外,他也建議,要加強海洋環境科學研究調查,以彰化牡蠣產業為例,牡蠣在泥灘地生態系扮演的角色就很少人討論,國外就有牡蠣造礁等不同的研究項目,生態調查資料不足就可能讓政策離地、失真,影響環境與產業的永續發展。

海洋保育專題討論單元,長期關注海洋議題的影像製作人柯金源(右一)也受邀與會。(圖/海洋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