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試所首創黑喉人工繁殖、全球首例放流 最慢後年完成完全養殖

黑䱛是沿近海漁業中的高經濟價值魚種之一,水試所成功繁殖出3、4萬尾魚苗,因水試所的空間有限,最後只保留了數百尾魚尾。(圖片提供/水試所)

黑䱛俗稱黑喉、黑口、黑加網,近5年漁產交易行情紀錄,最高每公斤可賣到1,000元,是沿近海漁業中的高經濟價值魚種之一,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成功繁殖出3、4萬尾魚苗,目前部分蓄養在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及東港生技研究中心,已長至15至20公分,水試所所長陳君如表示,等到這批人工繁殖出來的魚苗長成成熟種魚並再次繁殖出下一代後,就完成人工繁殖的循環,預計最慢後年可達成完全養殖的目標,為復育沿近海漁業資源成績再添一筆。

水試所指出,今年4月與認同復育理念的漁民合作,在澎湖附近深100至200公尺的海域,釣獲黑喉種魚,進港後隨即運往澎湖中心,再由東港中心的養殖專家接手進行催熟、交配產卵與孵化試驗,部分受精卵移至東港中心孵化,共孵化魚苗3、4萬尾。水試所考查文獻資料,確定此為全球黑䱛(黑喉)首次成功的人工繁殖紀錄。

黑喉是臺灣十大好魚之一,1970年至1990年間全國漁獲量大致維持每年3,000至4,000公噸左右,但2000年後不足500公噸,資源量明顯下降,水試所復育目的是放流以增裕海洋資源。

陳君如表示,雖然成功繁殖出3萬多尾魚苗,但因水試所的空間有限,最後只保留了數百尾魚苗,分別放置於澎湖、東港,以及東部中心,但東部中心的黑喉魚苗因為池上強震當夜30尾魚苗全數死亡,黑喉魚苗對震動很敏感,所幸蓄養在澎湖及東港的魚苗都還活著,「希望這批明年、最慢後年,可以長成成熟種魚,進一步達成用野生種魚,經人工繁殖魚苗,再完成下一代繁殖的完全養殖目標」,

從海裡捕撈種魚再進行人工繁殖不一定會成功,另外一種更高價的赤鯥,成功捕捉種魚並孵化魚苗,但因無法成功餵食導致魚苗全數死亡,水試所指出,今年11、12月間,在東部200至400公尺深的海域,採集到赤鯥,並進行2批次育苗試驗,但未能有效過料(依魚苗體型餵以適當大小的餌料生物),孵化後2批魚苗分別於1周、2周後死亡,鬼頭刀、旭蟹的人工繁殖也遭遇同樣的失敗。

赤鯥又稱紅喉、紅加網,是產量稀少的高濟價值魚種,大體型個體產地拍賣價每公斤可達2,000元,肉質細膩,是刺身的高檔食材,目前全球僅日本於2011年完成人工繁養殖技術。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6)日出席水試所資復育物種繁殖研發成果發表會,他表示,臺灣沿近海漁獲已從40萬公噸減至16萬公噸,沿海漁業資源的復育很重要,水試所扮演重要角色,不論是因為過度捕撈,還是氣候變遷影響,沿近海資源減少影響漁民收入,希望透過資源復育,讓沿近海漁業能發揮糧食安全的重要功能,漁業產業政策也會配合水試所的研究做調整,以提升沿近海漁民的收入。

陳吉仲26日出席水試所資復育物種繁殖研發成果發表會。(圖片提供/水試所)

水試所調查,我國沿近海漁業在1980年達到高峰,當年度漁獲達40.82萬公噸,之後逐年減少,2013年只有15.26公噸達到漁獲量谷底,較全盛時期減少超6成,近年因實施資源管理及放流措施,漁獲量略呈回穩,近3年沿近海漁獲維持在16萬至18萬公噸。

水試所副所長張錦宜指出,消費需求高、資源量明顯下降或地方有個別需求的物種是優先蒐集種原的對象,透過人工繁殖與種苗放流手段來增裕資源,大洋性物種部分,已蒐集鬼頭刀及杜氏鰤(紅甘),陸棚性物種已蒐集黑䱛、赤鯥、日本馬頭魚、條石鯛、密點少棘胡椒鯛(加志)、黃背牙鯛(赤鯮)、旭蟹及遠海梭子蟹(沙蠘),定棲性物種部分則有水晶鳳凰螺、銀塔鐘螺、馬糞海膽、鋸緣青蟹(紅蟳)、虎斑烏賊(花枝)與萊氏擬烏賊(軟絲)等。

水試所今年11、12月間在東部200至400公尺深海域採集赤鯥(紅喉),並進行2批次育苗試驗,可惜未能有效過料。圖為赤鯥種魚。(圖片提供/水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