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蛋雞、解除母豬狹欄、生物鏈養殖 畜牧業漁業展現神農精神

講究動物福利的養殖方式,日益獲得消費者的支持。(圖片提供/陳郁雄)

彰化蛋農陳郁雄今年7月先獲選百大青農,11月再得十大神農,就靠他對產蛋母雞的照顧,1萬6千隻蛋雞採放牧方式,飼養在1甲多的農地上;建構符合動物福利的養豬環境是畜牧業未來趨勢,是洪崇拼家族堅持的理念,放棄母豬狹欄改採群養,以豬場的沼渣沼液契作硬質玉米,實現循環農業;以生物鏈養魚的黃國良也是神農獎得主,今年畜牧養殖產業的神農,充滿友善永續的理念。

放牧蛋雞 產蛋母雞身心健康才能產好蛋

陳郁雄養蛋雞,依循農委會「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採放牧方式飼養,蛋雞有室內雞舍提供棲架、巢箱,也有室外跑跳空間,可以自由進出奔跑、洗沙浴等,陳郁雄的蛋雞場飼養1萬6千隻蛋雞,若再加上契作就有4萬2千隻,除了提供足夠的空間放牧蛋雞外,吃的飼料也講究。

陳郁雄以無農藥殘留飼料來養雞,飼料中添加由中草藥發酵的飼料添加物,全方位照顧產蛋母雞的健康,有健康的母雞才有健康的雞蛋,所以不能讓蛋雞生病,透過食物及環境管控,保護蛋雞的消化道及呼吸道;為了照顧好蛋雞,雞場也引進自動化養殖系統,手機即可控制飼料餵養系統、供水、風扇等,感測器接獲環境變化數據也會自動做相對應的調整。

陳郁雄以放牧方式養蛋雞,他說,有健康的母雞才有健康的雞蛋,所以要提供好環境好飲食。(圖片提供/陳郁雄)

沼渣沼液投入硬質玉米生產 循環農業成形

雲林縣養豬農民洪崇拼經營家族牧場,以符合動物福利的方式養豬是全家族的共識,歐盟推動福利養豬已有很長時間,他們都相信這是未來的趨勢,只是前期需投入資金及人力物力,「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出錢」。

廢除母豬狹欄是第一步,洪崇拼引進荷蘭的群養設備來畜養場內1千2百頭母豬,讓母豬擁有夠大的活動空間、可以有充分的社交活動;其次是循環農業,養豬場產生的沼渣沼液做為契作硬質玉米的肥料,沼渣沼液回歸農田,農田長出的玉米又成為豬的飼料,做到循環農業,因為國內硬質玉米生產有季節性加上儲存問題,目前與義竹鄉農會契作的硬質玉米占飼料玉米用量的三分之一;第三步成立食品公司,以自家的豬肉為食材做出沒有化學添加的加工食品。

要善待辛苦生產的母豬,因此提供母豬符合動物福利的環境。(圖片提供/黃崇拼)

複製大海環境 生物鏈養殖創造養殖漁業另一種可能

獨創生物鏈養殖法的黃國良,在臺南養殖虱目魚、烏魚、午仔、龍膽石斑、龍蝦、鳳螺、海葡萄等林林總總有30多種物種,複製大海環境,運用每一物種的功能性,不需要人工過濾器,養殖池也能清澈見底,利用濾食性的貽貝及牡蠣來天然過濾,比較麻煩的是在收獲時,不同的魚蝦貝要分門別類,「我不厲害,但我很用心」。

曾是百大青農今年再獲神農獎的黃國良說,「我比較希望是因為我的理念獲得認同而得獎」,返鄉從事漁業養殖10年,別人看到是他的成功,但沒看到的是成功前的無數次的失敗,他的想法是要幫產業創造另一種可能,3、4年前與大學的養殖科系合作,贊助學生學費,條件是要來場裡實習,畢業後要先來場裡工作,試圖為養殖產業留下養殖專業人才。

養殖池複製大海環境,以生物鏈方式養殖可同時養殖多種水產,也成功養出寵蝦。(圖片提供/黃國良)

專門養殖吳郭魚苗黃壹聖是養殖第二代,是聖鯛水產科技董事長,該公司選育優質吳郭魚品系並規劃設計系統化養殖設施,10年前研發出新品種吳郭魚「聖鯛」,為雄性率特別高的純種尼羅吳郭魚,魚苗銷售國內外。黃壹聖目前就讀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碩士班,研究臺灣鯛分子標誌分子輔助選育,持續精進臺灣鯛育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