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竹產業 原保地竹林活化獎勵每公頃3萬元 2024世界竹會論壇在臺灣

林務局今日舉辦「新興竹產業發展願景論壇」,宣布獎勵原保地竹林活化,以及臺灣主辦2024年世界竹會論壇。(圖片提供/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

臺灣氣候環境適合竹子生長,產業利用方式多,且其碳匯效益高於樹木,是極具發展潛力的綠色資材,農委會林務局今(8)日舉辦「新興竹產業發展願景論壇」,林務局表示,為了振興竹林生產,明年起原住民保留地竹林更新活化,每公頃獎勵3萬元;臺灣並已爭取到2024年舉辦世界竹會論壇,與國內外產學研各界交流。

林務局統籌「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去年經行政院核定,「新興竹產業發展計畫(111-114年)」草案正送政院審查中,未來將透過跨部會合作,重新串聯發展竹從生產、加工、研發、應用到銷售的整體產業鏈。林務局今邀竹產業綱要計畫相關部會,包括農委會、原民會、交通部、經濟部、內政部、環保署、文化部及教育部等8部會,分享推動方向,以及學研專家分享輔導經驗及研究成果。

臺灣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得天獨厚,適合竹類生長,兼具熱帶地區叢生型竹子及溫帶地區散生型竹子,原生竹種約25種是全世界最多,包括經濟竹種桂竹、孟宗竹、麻竹、綠竹、莿竹及長枝竹,竹林面積約18.3萬公頃,占森林覆蓋面積8%,極具發展潛力。

但早年原住民保留地為了維護國土保安、涵養水資源、自然生態保育等目的,訂定「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要求原保地木、竹覆蓋率須達7成,可以領取禁伐補償金每公頃3萬元,卻反而導致原保地為了領取補償金,不再生產利用。

林務局林產科長王芳表示,由於竹林每4年才要伐採一次,因此林務局經與原民會會商,研擬「原住民保留地竹林更新獎勵作業規範」草案,提供每公頃3萬元鼓勵原保地竹林更新活化,讓第4年伐採利用的竹林,領不到補償金可轉而領更新獎勵金。

林務局今日舉辦「新興竹產業發展願景論壇」合照。(攝影/游昇俯)

林務局並從112年起,提供竹材主要生產區包括桃園市、新竹縣等9個縣(市),每年補助最高250萬元,研擬竹產業發展計畫,並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提供提案諮詢。王芳說,各縣市產業發展計畫希望能與在地特色結合,因此首年各縣市可從盤點轄內產業狀況著手,規劃未來發展方向;林務局鼓勵縣市推動產業發展,目前以局內經費支應,未來若能爭取產業發展計畫預算,113年補助金額可能再提高。

林務局輔導臺灣竹會取得2024年世界竹會國際論壇承辦權,屆時將結合臺灣首屆竹博覽會一起舉辦,由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副教授許倍銜擔任策展人。許倍銜表示,世界竹會暨博覽會將於桃園大湳森林公園為主展區,將以竹作為「環境解方」、竹產業的「產業創新」及「竹導潮流」為三大主題,對應竹產業「生態」、「生產」及「生活」的三生功能。

許倍銜指出,國際論壇場地將以桃園在地桂竹,設計開放式,讓空氣自然流動不需空調的建築,邀請30國的國內外講者、專家對談;博覽會以三大主題展出,包括「竹構創作展」邀請國內外創作者竹建築/裝置展出,包括世界知名的越南建築師武重義(Vo Trong Nghia)、峇里島建築團隊IBUKU等;以及「臺灣竹設計」、「臺灣竹文化」,可讓國際看見臺灣竹產品、設計能力,以及悠久的竹工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