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會推動竹材利用 綠建築使用竹建材加分 廢竹生質發電還可申請躉購費率

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跨部會推動竹材用於建築材料。圖為國內最大量體竹建築──長榮大學「長榮堂」。(圖片提供/大藏規劃設計公司;攝影/原間影像)

農委會林務局統籌「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結合原民會、內政部、經濟部等8個部會聯合推動,為了透過竹材使用需求帶動、活絡產業發展,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已修正「綠建築指標」,採用竹構造、竹建材給予加分;營建署研訂「竹構造建築物設計及施工技術規範」草案,若審查通過,可促進國產竹材應用於建材。

竹材分切利用後會剩下許多竹、葉廢棄物,經濟部能源局今年已修正公告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新增「農業廢棄物」類別,用廢竹材發電可申請躉購費率每度5.1407元。

林務局今(8)日舉辦「新興竹產業發展願景論壇」,林務局造林生產組長張偉顗表示,臺灣竹產業面臨竹林老化未經營,竹農高齡化、喪失經營意願等問題,竹農若已無力經營,可透過林業多元輔導方案,集結30公頃以上面積,改以合作社形式共同經營,且可申請機具等相關補助;因應勞動力缺乏,除引進省工機具,林務局也將培育竹構、竹建材人才,在竹東地區培育伐除工班。

張偉顗說,為了讓竹材原料供應穩定、價格持平,林務局也規劃於全臺北中南東設置4處備料場,讓竹材可分等、分級有效使用,剩餘資材還可做生質能源;林務局並將建立有意經營的林農資訊平臺,讓企業可認養造林,未來不只是政府做林業生產撫育,企業也可藉由投入資金生產撫育,取得永續投資ESG認證。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員李台光表示,國內建築仍以鋼筋混凝土(RC)結構占7至8成最多,其次為鋼結構等建材,但生產RC結構消耗能源多、溫室氣體排放量大,鋼結構比較環保,竹材又更環保;建研所已修正「綠建築指標」,對於採用竹構造與竹建材,在「CO2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及「室內環境指標」3項給予加分,鼓勵業界採用國產竹材。

李台光指出,國內RC構造房屋使用年限為50年,竹構造建築能否使用到50年仍有疑問,但營建署研訂「竹構造建築物設計及施工技術規範」草案正在審查,待審查通過即可建築師、技師參考,提高國產竹材應用於建材、營造業。

經濟部能源局代表、工研院綠能所資深工程師陳嘉元表示,世界上已有許多國家利用竹材加工剩餘物做生質燃料,能源局也提供躉購費率獎勵措施,今年新增「農業廢棄物」類別,業者只要符合「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管理辦法」規定,利用竹材廢棄物發電,就可申請躉購費率每度5.140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