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電影院】漫談牛仔帽(下):時尚與生活,在電影中重新發明/希米露

好萊塢第一位西部片影星Tom Mix,僅1920年代便出演了160部以上的牛仔電影。他在銀幕和大眾面前的形象都少不了這頂牛仔帽,不在頭上也得在身邊。

文/希米露(影評人) 編輯/陳大中

世界各地的帽子,都隨著時尚與地理、氣候、生活環境的需求而不斷演變。到了19世紀的歐洲,我們現在仍不陌生的高禮帽(top hat)和博勒帽(bowler)都出現了,這兩類帽子都是比較適用於歐洲城市文化的生活需求。而牛仔帽的確切起源,可以追溯到1860年代的美國。

19世紀中葉,時尚的聚匯交流

高禮帽製作精緻,造價也昂貴,是貴族與上流社會在穿著禮服時,基於禮貌與時尚而必須配戴的帽子,也是仕紳階級的象徵代表。一般民眾,無力負擔高價與精緻的昂貴帽子,則會選擇博勒帽,一種比起高禮帽的設計較為簡易,價位也較為適中,從士紳到工廠勞工都有能力負擔。不過,這兩類帽子的帽緣,比起牛仔帽與墨西哥帽,都較為窄小。

在《巧克力冒險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2005),威利・旺卡是巧克力工廠的老闆,總是穿著耀眼奪目的禮服,手戴手套提手杖、也搭配高禮帽,無時不散發著神秘貴氣與詭異氣息。

《巧克力冒險工廠》的威利・旺卡
《發條橘子》劇照

在《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街頭痞子艾克利斯跟他的一群幫派朋友,穿著一身白色工作服,頭上一頂博勒帽。在城市生活,帽子的功能除了保暖與遮陽、擋雨之外,還能阻擋行走在街上落下的物品(在19世紀的歐洲城市,光是走在路上,就有機會被二樓往下倒的尿桶潑到……)。當然,博勒帽也有階級象徵。

在19世紀初期到中期,從英國和歐洲來到美洲的新移民,沿著聖塔菲路徑(Santa Fe Trail)前往美國西南部時,還是頂著他們在歐洲的帽子,像是大禮帽、水手帽,當時他們並沒有牛仔帽的概念。

Netflix影集《怪奇物語》裡的水手帽

大禮帽不方便工作,博勒帽——在美國通常稱為德比帽(derby)——很受歡迎,然而和漁夫帽一樣帽緣偏短,無法抵擋西部白天的炎熱強光。於是,有些新移民們開始模仿墨西哥人與西班牙人的寬帽緣高帽,適應美國西部生活。

牛仔帽發明人的奇幻旅程

與此同時,一位來自紐澤西州的年輕帽匠 John B. Stetson,被診斷出罹患有「白死病」(the White Death)之稱、19世紀時仍常被認為是絕症的結核病。被醫生告知餘命無多的他,決定積極抓住人生的機會,離家前往西部探險。對於當時美國東岸的年輕人,一趟西部探險就如同歐洲人的成年禮壯遊(grand tour),此外,當時結核病沒有藥物治療,醫生的建議往往就是到適合的地方療養,雖然怎樣的環境比較好也是眾說紛紜,但美國西部的陽光、未大規模開發的環境,自然也是推薦選項之一。

總之,不論是為了壯遊或健康考量,Stetson 踏上西部之旅,一趟人生翻轉的奇幻旅程:他確實在旅途當中逐漸變得健康,甚至參與了19世紀北美洲最大規模的掏金熱潮,也就是落磯山脈的 「派克峰淘金潮」;同時,他發現了美洲西部工作、生活對於寬沿帽的需求,進而創立 Stetson 製帽公司,並且因此致富。

晚年的 John B. Stetson 畫像;最後他以最後以75歲去世,在當時來說絕對算是長壽。

剛開始,在派克峰的淘金旅途中,Stetson 先是將淘金者食用過後的野兔、野鼠、或野狼等動物的皮毛削下,製作帳篷、衣物等等生活用品。有次,他收集野生動物的毛,壓製為毛氈,並塑型成帽,然後反覆交錯在熱水與曝曬數次,製成今日所謂牛仔帽的前身;據說雖因為帽子造型不「潮」而被同伴取笑,但卻有一位搬運工人以淘金所得的5美元金幣向他購買帽子,促使 Stetson 興起製帽創業的念頭。

當 Stetson 在西部旅行時,發現西部工作者的帽子,都稱不上合用舒適。要不是用老鼠皮製作,就是浣熊皮(浣熊帽見下圖),這些皮毛裡,時常藏著大量跳蚤,使得戴著帽子的人,遭受叮咬痛癢之苦,嚴重時還會頭頂發炎。而那些大量來自歐洲移民且戴著博勒帽的年輕人,則是肩膀、脖子與臉部都沒有受到保護,而有晒傷、淋雨、或是在工作中受傷的問題。

1950年代中,迪士尼以19世紀美國西部拓荒英雄 Davy Crockett 為主角的迷你影集曾經盛極一時;因為他在劇中頭戴浣熊帽,以一整隻浣熊的皮加上尾巴所製成的帽子,當時掀起一陣浣熊帽風潮。(圖片來源/Davy Crockett 劇照)

發現寬緣帽有大量需求的契機,來自製帽家族的 Stetson 回到美東之後,決定為西部拓荒者製作在所有需求與細節微觀上,都是最符合牛仔生活的帽子。1865年,Stetson 開始了他的西部帽子開發事業,這類新款的帽子在一開始,都稱為樸素之帽「平原老大」(Boss of the Plains)。

19世紀的早期 Boss of the Plains(左) ,與1920年代的 Stetson 牛仔帽;後者多了刻意的折痕等,明顯加強裝飾性。(圖片來源/-oo0(GoldTrader)0oo-@Commons CC BY 3.0)

牛仔帽原型——樸素之帽的特色,與它的最大競爭者

Stetson 是位非常貼心的帽子製造者,他注意到西部拓荒者需要抗曬、防雨、輕盈、保暖、耐用等基本需求;一方面是為了創造緊實的毛氈密度,另一方面則是透過高溫殺蟲,Stetson 的帽子製作一定會有高溫水煮與曝曬的過程,也意外創造出輕盈與防水的特質。Stetson 設計的樸素之帽,相較浣熊帽耐用,也比草帽能擋雨(歐洲仕女當時喜好草帽),更具有輕盈與流行感。會稱這類帽子為樸素之帽,因為 Stetson 只採用灰、黑、米、白等基本大地色為帽子染色,與西部大自然的色調協調。

1883年堪薩斯州「道奇市和平委員會」歷史照片,多數人戴著樸素之帽,也有人戴德比帽。

Stetson 採用北美野生海狸、阿根廷的海狸鼠、或是歐洲的野兔,製作牛仔帽。這些小動物皮毛都具有保暖、輕盈與防水的效果。Stetson 帽子的製程繁複,光是皮毛處理,就必須經過一道又一道水蒸與熨燙的手續,在塑型時,同樣也是多道人工步驟,製程冗長,但是結果卻令人極為讚賞。Steton 的牛仔帽防水效果驚人,還號稱可以拿來當作水桶盛水。

因為完全根據西部拓荒者與牛仔的需求,Stetson 的樸素之帽受到不少西部拓荒者——尤其是德州人與堪薩斯州人的喜愛,但是尚未全面普及。當時,這類帽子並非名為牛仔帽,若不是稱為樸素之帽,就是直接稱之 Stetson,以創造者之名直呼。

19世紀末戴著 Stetson 帽的阿帕契族男子。

雖然 Stetson 的樸素之帽顧及到牛仔需要寬帽緣以遮住炙熱陽光,適合西部的行旅奔波與日常工作,仍有一個缺點,策馬急馳時偏寬的帽緣風阻大,較容易被風掀起吹走。到了19世紀後期,火車逐漸駛入西部,城鎮間的往來已不見得非得騎馬、乘馬車;當時火車不關窗,乘客習慣將頭手伸出窗外,於是,倘若穿戴寬帽緣高帽,也會因為快速行進的火車所產生的強風,導致帽子被吹走的風險。

但是,當時由英國跨海至美國東部、隨旅人足跡來到美國西部的德比帽,卻有時尚優勢,以及風阻小的實用性優點,在強風中也能穩穩戴在頭上,受到牛仔和火車工人「愛戴」,所以 Stetson 的樸素之帽一開始在真實的西部生活,並未如後來的電影所展現的,或是如我們現在所想像的獨領風騷。因此,除了德州與堪薩斯州的拓荒者與牛仔特別欣賞 Stetson,整體「大西部」而言,配戴德比帽恐怕還是更為主流。

《犬山記》中,喬治開車迎娶蘿絲時頭上戴也是博勒帽(德比帽),騎馬趕牛時則仍是戴牛仔帽。

闖出西部的牛仔帽——大眾娛樂節目「狂野西部秀」

但是,後來 Stetson 的樸素之帽,還是跨越德州與堪薩斯州,突破風吹掀走的缺點,成為世界認知的牛仔象徵符號,那就得感謝娛樂行業與牛仔競技選手的採用與宣傳。

在19世紀末期與20世紀初期,橫跨電影誕生前夕到好萊塢影業奠基時期,許多藝人劇團經常設計「西部主題」的節目,結合舞台劇、雜耍、舞蹈、動物馬戲等,由牛仔乃至美洲原住民真人演出,表現西部的歷史事件、刻板印象,在美國四處遊走巡迴。這些演出團體常以「狂野西部」(Wild West)為名,這類主題劇團或節目也因此被統稱為「狂野西部秀」(Wild West shows),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傳奇人物「水牛比爾」(Buffalo Bill)所創立的「水牛比爾的狂野西部」

「水牛比爾的狂野西部」宣傳海報。

「狂野西部秀」類型節目從1870年代開始受到大眾歡迎,不僅在美國巡迴演出,還曾經登上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也是自1851年倫敦世博開辦以來,19世紀最多人次參觀的), 後來也到歐洲巡迴,直至1920年代,叱吒將近50年之久。就在這50年間,「西部狂野秀」將整個美國西部牛仔文化,透過娛樂宣傳,於全世界奠定牛仔的象徵形象——自由、狂野、無畏的理想主義者與實踐家。

而當中的重要人物水牛比爾,原名William Frederick Cody(1846-1917),15歲時可能擔任過「小馬快遞」的騎手——這項郵遞服務將美國東西兩岸的信件往返縮短為10天,雖經營僅18個月,在橫貫美洲的電報線開通後便停止,卻成為西部傳說的一部分,其中也包括水牛比爾的故事。南北戰爭服役後,William Cody 因為狩獵美洲野牛而得到水牛比爾的外號,身負騎手、獵人、馴牛、淘金、參與「印地安戰爭」……等豐富多采、虛實難辨的經歷,23歲時便被寫成小說主角而名噪一時,儼然是「活生生的傳奇」。

1870年代,水牛比爾開始投入西部秀演出,在節目中時常扮演牛仔,將牛仔日常生活的一切,都帶入節目,無論是馴馬牧牛、獵野牛、火車打劫、西部槍手對峙、搶救燃燒中的草屋、與墨西哥人或原住民互動等等。水牛比爾在節目中帶入美國的民主思想和自由主義,與此同時,他頭上頂著的 Stetson 帽,順勢推播 Stetson 的樸素之帽廣為人知,從美國西部、東部、一直盛行到歐洲,最後讓全世界都知道。

拉科塔族領袖坐牛(Sitting Bull)和水牛比爾同臺留影。

以水牛比爾為代表的「狂野西部秀」,有著專屬於美國的獨特性,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馬克‧吐溫尤其欣賞水牛比爾的劇團演出,他曾在寫給水牛比爾的私人信件中寫到:「我已連續兩天觀賞了你的狂野西部秀,沉醉其中。它把洛磯山脈快活、狂野的生活帶回給我……這個秀貨真價實,牛仔、牧民、印地安人、驛馬車與服飾,和我多年前所見一模一樣。」

馬克‧吐溫認為「狂野西部秀」首次「讓美國」展現在全世界面前。在20世紀初期,無論是歐洲或是美國東部所製作的節目,光看內容,是無法分辨到底是美國人、英國人、還是歐洲人製作,相似度極高,唯獨「狂野西部秀」一出現,眾人馬上知道這是來自美國的節目;因此他還特別鼓勵水牛比爾去英國演出:「水的另一邊(指大西洋彼岸)說在英格蘭的這些展演並不那麼美國。如果你帶你的狂野西部過去,就可以消除這種批評。」

銀幕上的牛仔帽,百年形象與精神象徵

來到影片成為大眾娛樂的時代,美國在 20 世紀開始製作電影的初期,也採用許多西部牛仔題材,光是 Tom Mix 一人,自1909到1935年之間,就已經錄製將近三百部牛仔影片(其中一半是默劇),而他當時頭上配戴的也是 Stetson 的樸素之帽,但具有較高、較尖的帽桶;這種造型被稱為「10加侖」(10 gallon),可能來自於西班牙語 tan galán——非常瀟灑,不是真的容量大到能裝10加侖。

Tom Mix 不光是銀幕上的「牛仔之王」,他雖出身於東岸,卻從小學習騎馬又有農場工作經驗,還曾在騎牛比賽得獎,具有名副其實的本領。(圖片來源/Dennis Amith@flickr CC BY-SA 2.0)

此後超過半個世紀,直至60年代,西部牛仔的主題與風格,佔據大量的好萊塢電影和開始普及的電視節目,《玩具總動員》的胡迪,代表的就是牛仔主題在好萊塢過去的風光。在《玩具總動員2》,當胡迪被玩具達人偷走,準備賣到東京展覽時,胡迪才終於明白自己曾經是許多小朋友都喜愛的牛仔節目主角,只是,因為太空時代的來臨(1969年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巴斯光年的太空人形象開始佔據媒體,成為新的偶像,才會造成牛仔胡迪需要面對不再受寵的現實。

雖然以牛仔為主題的電影與節目,隨著時代演進已經逐漸變少(現在已由太空時代進入虛擬世界,盛行動漫畫中的「異能」),但是,牛仔帽從未從電影中缺席,依舊是西方牛仔與狂野精神的代表。

《八惡人》劇照,寇特·羅素飾演的「吊頸佬」(左)和山繆·傑克森飾演的「賞金獵人」對峙。

我們在《八惡人》(The Hateful Eight, 2015),會看到浣熊帽(左)與牛仔帽(右);在《西方極樂園》(Westworld, 2016),會看到帶著好奇與冒險精神的年輕人,進入由機器人組成的「西部主題樂園」世界中去闖盪;也會在《怪奇物語》看到駐地霍金斯的警長哈普,總是帶著一頂牛仔帽,因為,他也是這部影集中,一位充滿好奇與探險精神的理想主義者與實踐家。

《西方極樂園》劇照,這是一部科幻作品,「西方極樂園」作為高科技成人主題樂園成為人們投射慾望的所在,卻發生機器人自我覺醒等事件。
《怪奇物語》的警長哈普

Stetson 的牛仔帽,今日已經是美國的象徵符號,是拓荒時代的精神,也是一個成功的事業。因為牛仔帽事業而致富的 Stetson ,是位非常慷慨且熱衷於社會服務的企業家,在他事業成功之後,也盡力回饋社會。他認為教育至關重要,於是,他大量捐獻、創建學校,包括費城的 YMCA,賓州的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以及位於佛羅里達德蘭鎮的史丹森大學(Stetson University)。

史丹森大學最初創立時原名德蘭學院,之後為了向 Stetson 致敬才改名;校方近年還特地在校園中設置了一尊 Stetson 銅像。神態自若的 Stetson,彷彿老友一般,輕鬆坐在長椅凳上舉起牛仔帽,與朋友招呼,還在身旁留下一個位置,歡迎任何一位朋友前來坐坐談心(與自拍)。

Stetson University 中的 John Stetson 銅像,拿著現代形象的牛仔帽。(圖片來源/WANDERING FLORIDA

牛仔雖是逐漸消失於歷史洪流的舊有行業,牛仔的服裝與精神卻不曾消失,之後,還會以象徵精神的形式,存在於好萊塢所有的探險影視故事。例如《星際大戰》(Star War Series)代表的就是宇宙的探險與拓荒,而韓索羅就是來到太空探險的宇宙拓荒者。關於牛仔精神在好萊塢的當代發展,請見下回——當代好萊塢的牛仔精神電影與影集。


【作者簡介】

希米露/文字工作者、影評人、與瑜珈老師,喜歡看電影、讀故事、講故事給別人聽,還有發懶、放空和睡覺。曾著有《詩想:看見邊緣世界的戰爭、種族與風土》,影評散見於《釀電影》《Yahoo電影》《電影神搜》,經營Vocus的《科幻電影希米露》與FB的《電影文學希米露》

編輯/農傳媒數位主編 陳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