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養甜蜜創生力 屏科大與部落的蜂中奇緣 培育林下養蜂人才,發揚六級化效益

屏科大森林養蜂團隊

屏科大森林系師生組成森林養蜂團隊、建置校內教學基地,為林下養蜂人才培育、技術研發與社區輔導的重要管道。(由左至右為屏科大森林系學生吳書承、劉家翔與源森生態執行長廖晋翊)

文/楊雋珩 攝影/王冠傑

「森林養蜂的核心,是在里山倡議原則下,營造差異化和友善環境的生產體系,而非追求大規模量產。森林養蜂的價值,是從『多一把刷子』、多元發展的角度體現,你不用養那麼多,卻能因特色蜂產品和吸引人造訪的良好環境,獲得更深遠的效益。」屏東科技大學(簡稱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聊起她推動「甜蜜森林計畫」的歷程,有煎熬的汗水、收成的喜悅,卻從未遠離關懷偏鄉與山林永續的初衷。

長期為山村部落尋求經濟與保育兼顧的發展模式,陳美惠致力推廣生態旅遊,近年更大力輔導部落投入林下經濟。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南臺灣,她率領團隊深入霧臺鄉,與留居族人一起重建及摸索原鄉災後經營,逐漸體認:「一個地方的發展策略,不能只靠旅遊,也要有一級農業生產。否則一旦遊客因交通中斷或疫情進不來,就會斷炊。」她強調,尤其霧臺鄉90%是森林覆蓋,地方農業須在林冠底下找機會。

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
從生態旅遊到林下經濟,陳美惠不斷為山村社區尋找三生永續的發展良方,並指出技術難度,仍是目前森林養蜂扎根在地最大的挑戰。

為災後原鄉尋出路 先蓋養蜂場學平地養蜂

她嘗試在霧臺鄉各村建立林下經濟的本土化典範,也從新聞中嗅到森林養蜂的潛力。「2015年,我常聽媒體報導蜜蜂因農藥中毒死亡,我直覺想,何不把蜜蜂養在森林?第一,森林無汙染更安全;第二,臺灣蜂蜜產品很局限,不像國外莊園有各種風味,如果讓部落借助森林環境生產特色蜜,既可與平地養蜂區隔、提供市場新選擇,蜜蜂傳花授粉,更能促進林木更新。」

有了方向,實踐的道路卻十分顛簸。為培育林下養蜂專業人才,起初陳美惠帶著森林系學生求教職業蜂農,雙方無法順利配合,只能中止。2016年12月,她在校內苗圃建置森林養蜂場,導入3箱蜂群與學生歷經半年技術摸索,「學生養到24片巢片剩3片,很挫折,都說不想養了。」陳美惠不放棄,2017年6月,輾轉再聘請兩位熱心的資深蜂農,以師徒制傳授學生傳統養蜂技能,終於使蜂場經營步上軌道,育蜂規模也擴增至50箱,便於師生教學實作。

從校內場域的培力階段,邁向地方實務的挑戰,2018年5月,屏科大團隊在霧臺鄉阿禮部落建立第一處部落養蜂場,5年多來陸續擴點至佳暮、吉露、神山和牡丹鄉石門、高士、東源等部落,背後經費源自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社區林業中心、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與地方創生計畫的支持。除了實際將養蜂技術引入原鄉,受到陳美惠鼓勵,森林系學生廖晋翊與阿禮部落返鄉青年唐佳豐成立的源森生態團隊,更是陪伴族人建立產業信心的關鍵力量。

阿禮部落養蜂場
屏科大緊密的產學輔導模式,會先在有意願的部落設立養蜂場、遴選農友成為種子學員,並由師生團隊定期現勘,共同觀察問題、改良技術,圖為阿禮部落養蜂場。(圖片提供/廖晋翊)

陪伴蜂農走過陣痛期 完善蜜源監測研究

輔導初期,他們遴選蜂農成為教學示範點,提供最基本的「養蜂四寶」割蜜刀、起刮刀、蜂掃、燻煙器及3箱蜂群等資材,透過定期聚會交流,解決現地的疑難雜症。「部落居民通常不是專業蜂農,一開始投入越單純越好,其他像搖蜜機可以共享,同鄉小組一起共學,進步才快。」廖晋翊強調,養蜂技術門檻高、養成時間長,是林下經濟開放項目中最難者,加上各地環境獨特性,皆須投入一定心力學習。

「剛開始部落對養蜂的期待,常以為蜂箱放著,想採蜜時再去查看,自然有蜜。但其實中間一有疏忽,整箱蜂群就無法延續,除了損耗,我們更無從對證蜜蜂死亡或飛走的原因。」一度讓廖晋翊等人深感挫敗。他提到,能不能照顧好蜜蜂,牽涉病蟲害防治、掌控環境溫度波動和落實蜂群管理的經驗;有沒有森林蜜可採,則關乎蜂農對周邊蜜源的理解和環境乘載量的觀念,若飼養規模過大,會競爭其他原生蜂、昆蟲的蜜源和棲地,更可能因食物不足徒增養蜂成本。

從森林系專業出發,如何幫助蜂農精準掌握蜜粉源植物,陳美惠也指出,有別於平地的龍眼荔枝在固定季節大量流蜜,山區一年四季都有植物開花,種類多但流蜜量少,團隊先藉校內養蜂場建立「蜜粉源調查監測技術」,再輔導部落端逐月利用蜜源植物監測表,記錄在地植物花期、訪花蜜蜂隻數等資訊。以阿禮部落的監測結果為例,春天以紅肉李和楓香為主,夏天較少且為汛期,秋天羅氏鹽膚木的花粉營養價值高、極有競爭力,冬天則有山櫻花、鴨腳木(即鵝掌柴,俗稱江某)等。

不只靠肉眼觀察,團隊結合無人機空拍技術,也大範圍蒐集全霧臺鄉的蜜源資料,分析不同樹種在各區的面積和花況,進一步推估整片森林可供應的產蜜量,了解每季蜂箱究竟應放多少、放在哪個山頭,最合乎效益。「藉由科學數據,不僅有益我們營造小面積、短距離的鄉內牧蜂模式,未來也有望與林務單位合作推動在地蜜源植物的造林。」廖晋翊補充。

養蜂設備
大規模、投資眾多設備的養蜂模式,不利於山上部落的競爭力,蜂農只須具備蜂掃、起刮刀、割蜜刀、燻煙器等資材,其餘心力便是專注學習蜂勢管理等比平地更不易掌握的養蜂基本功。

逐蜜牧蜂有一套 試驗雞蜂共生防天敵

森林養蜂沒有最好的技術,踏實累積才能找到最適地適性的做法。唐佳豐曾在外地打拚,2016年遵從外公的囑咐,返回災後凋敝、幾已無人居住的原鄉找尋自立生機。「我小時候由外公帶大,記憶中他偶爾會拿整片巢蜜回來給我吃,所以當時聽陳美惠老師提到林下養蜂,我立刻舉手說想學。」投入養蜂5年來,他勤勞地為蜜蜂踏查蜜源。

他舉羅氏鹽膚木為例,「每年9~11月開花,因全鄉都有分布,我會分散蜂箱,比方在海拔最低600公尺的佳暮放20箱、1,200公尺的阿禮放100箱。」下一階段,他希望整合全鄉的養蜂夥伴進行更細膩的調度,好比先往花開較早的低海拔區再轉向高海拔區,或即時鎖定花況最佳的位置集中牧蜂。

另一位蜂場在牡丹鄉高士部落的返鄉青年李智揚,起初也曾抗拒養蜂,過敏性體質使他一被蜜蜂叮就得送醫,往返醫院數十次,「去到急診室醫生都認識我了」,仍咬牙挺過最辛苦的第一年歷練。邁入第二年的他分享,因高士除了11月的鴨腳木,十分缺乏蜜源,「春天時我會把蜂箱載去石門村採龍眼蜜,10~11月再到旭海村採羅氏鹽膚木的花粉。」

每個部落林相不一,醞釀四季不同的森林蜜,蜂農對蜜源下的功夫,也讓他們解說產品時更讓人信服。唐佳豐說:「像我們都會與消費者說明,哪幾個月的蜜較甜或酸,及呈現的質地和色澤。如山櫻花蜜,甚至偏向藍紫色。」

為山櫻花、冇骨消、咖啡
森林中不同種類和花期的植物,提供蜜蜂穩定的蜜粉來源,透過監測更能預做四季牧蜂工作的編排。圖由上至下為山櫻花、冇骨消、咖啡。(圖片提供/廖晋翊)

針對蜂蟹蟎與虎頭蜂的課題,他們也分享鑽研心得。一般平地壓制蜂蟹蟎是春、夏季各一次,但唐佳豐觀察,山上蜂蟹蟎的繁衍速度是平地2~3倍,「必須拉長防治時間,例如春季提前從1月開始控制,蜂群才能穩定成長。」想克服夏秋季最棘手的虎頭蜂,他提醒,每天若能先撈掉早上5~7點、第一批偵查報信的虎頭蜂,後續威脅就沒那麼大。李智揚則是在屏科大建議下,為蜂場四周加裝0.8公分寬、只容蜜蜂通過的黑色菱形網。

「之前虎頭蜂一來至少50隻,人根本來不及捉,蜜蜂全被咬死。自從使用網室,損失降了80%。」近期他搜尋文獻發現,虎頭蜂有不喜歡動物糞便的特性,更嘗試在網子上塗雞糞,結果虎頭蜂果真不靠近,讓他信心大增,想繼續實驗在蜂場網室外再圍一圈雞舍「雞蜂共生」的效果。他認為,「森林養蜂的過程,完全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很多平地養蜂技術不是我們的環境能參考,所以積極自學的態度更是重要。」

李智揚為蜂場架設黑網,成功讓中華大虎頭蜂造成的蜂群損失大降80%。(圖片提供/李智揚)

拓展加工和體驗商機 社區回饋凝聚經營共識

在永續經營的前提下,森林養蜂規模小,融入產業六級化概念,方能創造多元價值。「養蜂絕對不能只靠蜂蜜」,廖晋翊表示,蜂產品尚有花粉、蜂王乳、蜂蠟、蜂膠等豐富面向,要找出最能體現在地風土特色的產品,才有長期經營利基。為此,屏科大團隊鼓勵學生與蜂農在養蜂基礎上,依照自身興趣開發斜槓專長,再串接部落既有的遊程服務。

例如蜂蠟文創與木工,「我們取巢片上的蜂蠟提煉成原蠟,運用於手工皂、蠟燭DIY和蠟筆、護木蠟的研發,也挑選代表性蜜源植物如山櫻花,將修枝後的中小徑木再利用,製成精緻的木工筆和餐具。最近,我們也嘗試延伸到餐飲上。」唐佳豐透露,包括蜂蜜花粉乳酪蛋糕、花粉泡芙等,他們將森林蜜產製過程中,非純蜜的次級原料應用於烘焙甜點上,也開創新的加值品項。

霧臺森好蜜
「霧臺森好蜜」每季採收的限量蜂蜜和花粉深具風土特色,屏科大團隊也與部落青年開發葉拓蜂蠟布、蜂蠟精油蠟燭、手繪蜜源植物圖卡及精美的木工筆。

「明年我們除了準備大力行銷推廣這些成果,蜂場的導覽也不可或缺。」他期待為走入產地的消費者解說森林蜜的透明化生產,並透過品蜜建立辨別蜂蜜優劣的觀念,為食農教育盡一份力。

秉持里山根經濟「以人為本、關懷社區」的理念,源森團隊也提撥部分森林蜜營收,回饋至部落的老人福利與文化傳承事務。例如佳暮部落過去頻繁停電,團隊便運用某年20%的採蜜利潤,為社區採購不斷電系統並安裝緊急照明設備。為讓風災後遷居山下永久屋生活的下一代,保有與原鄉的連結,他們也曾舉辦「小族人返鄉」的扎根活動,帶小朋友上山認識養蜂場、金線連和頭目家屋,同時在山下的文化健康站,教長輩們手作蜂蠟布葉拓和蜜蠟護手霜。

種種行動,讓團隊獲得2021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Changemaker計畫」金獎肯定,更成功引發內部共鳴。「老人家驚艷,原來部落養蜂可以做到這樣!」唐佳豐感動,「當我看到耆老初次體驗蜂蜜和護手霜的笑容,我也覺得所有努力都值得了。」

源森團隊舉辦小族人返鄉體驗營
源森團隊舉辦小族人返鄉體驗營、赴三地門鄉德文國小等校分享養蜂,讓林下養蜂產業在孩子的心中萌芽。(圖片提供/廖晋翊)
蜜蠟護手霜手作活動
源森團隊、屏科大學生與阿禮部落文建站合作舉辦蜜蠟護手霜手作活動,讓遷居山下的長輩體驗原鄉的養蜂成果。(圖片提供/廖晋翊)

布建北東臺灣孵化基地 點亮原鄉就業新希望

目前源森以「霧臺森好蜜」為品牌,販售通路不多,但產品秒殺程度,連部落都反應「從沒賣過這麼好賣的農特產品」,主要客群為參與生態旅遊的客人。廖晋翊指出,由於部落人力有限、常身兼數職,有時動作一慢,來不及採的蜜已被蜜蜂吃回去,因此突破採蜜機動性不足、產量不穩定的問題,是接下來的目標。

回到屏科大推廣林下養蜂的進度,陳美惠分享,2017~2021年屏科大社區林業中心已主辦超過13梯次林下養蜂訓練班、培訓全臺55個社區。目前結訓的462位學員中,也至少有28位從事林下養蜂,平均規模50箱、年產蜜量300~500公斤,而且高達9成自創品牌,3成有生產蜂王乳等副產品。

為深化蜂農間的知識交流網絡,她也提到,近年團隊協助苗栗縣頭屋鄉明德社區和花蓮縣壽豐鄉鹽寮社區,增能為屏科大養蜂場之外的區域型教學基地,也在臉書成立「臺灣蜜源植物物候與蜜蜂訪花監測資料庫」公開社團,匯整各地蜂農回報的蜜源資料並編號統計,至今已確知全臺至少有453種植物會被蜜蜂利用。

陳美惠看好林下養蜂持續開枝散葉,精進不懈的兩位種子先鋒唐佳豐與李智揚也自我期許,未來能在小小一條龍的原鄉養蜂事業中,創造更多工作機會,「讓更多青年或退休族人,像我們一樣,可以回到原鄉做自己家鄉的工作,一起學養蜂,造就部落的經濟起飛。」真正實現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好」的里山願景。

阿禮部落收成冬蜜
克服山上較溼寒的氣候條件,唐佳豐(後排中)與包泰德、古秀慧夫婦(前排)歡喜收成阿禮部落第一年養蜂的冬蜜。(圖片提供/廖晋翊)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