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下的精采,七股養殖池的美味與永續

撈海龍鬚菜

漁民正在撈出海龍鬚菜,避免大型藻類過量覆蓋文蛤。

文字/江明麗 攝影/王士豪

造物主以山、海、河成就大地基本骨幹,身處其中的人們用智慧創造生命延續,這樣的感慨在看到七股阡陌連綿、水天一色的魚塭養殖池更加深刻。當地四百年前是一片湛藍的大海,四百年後由人力拓墾出來的養殖海依然一望無際,成為島內人們品嘗水產美味的最大生鮮寶庫之一。

七股養殖業發達,原因與曾文溪及潟湖密不可分——曾文溪數百年來的氾濫,多次改變沿岸的水文地貌,因而形成了七股潟湖,當地人稱之為「內海仔」。這裡由北至南有青山港汕、網仔寮汕及頂頭額汕三個沙洲的屏障,內海平靜無波,還擁有兩個出海口,讓七股的養殖池有天然的海水進出調節,不僅適合養蚵,養出來的魚肉質更是鮮彈肥美。也因為沒有抽取地下水、使用純海水的養殖方式,適合規劃為友善環境產業,關於這點,七股南灣生態養殖場的王啟森深有感觸。

下海網魚摸蛤 體驗漁民工作日常

「我們的水產項目包括文蛤、虱目魚、龍膽石斑、燕鯧及草蝦、白蝦等,因為是純海水水源,所以都採低密度養殖,不同水產投放的魚苗會不一樣,以石斑魚來說,一甲地大約投放兩萬尾魚苗,高密度的話會投放十萬尾,整整多了四倍。」由專業的養殖戶來解說內容,是七股青創團隊「股份魚鄉」在安排食魚教育體驗遊程,與王啟森一拍即合的原因。

股份魚鄉的共同創辦人是廖宜霈、林筱菁,兩人是成功大學的學姊學妹,不久前加入了新成員葉人豪,負責企畫部分。「成立的契機,來自於一次執行台江國家公園的友善養殖品牌計畫,因緣際會知道了七股的養殖產業,那時覺得業者的產品在市場上品牌鑑別度較不足,想藉我們的專長來協助拓展行銷。」廖宜霈在她們位於七股十份社區的三合院工作基地中,娓娓道來最初的創業理念。

來自臺中的廖宜霈念的是城鄉規劃,與專長都市計畫的林筱菁在2017年成立了股份魚鄉,她們從最初產業推廣與鄉土教育的面向,逐步調整為體驗遊程,讓大眾在更淺顯的內容裡,融入七股漁民的生活,包括知識面、產業面,當然還有美食品嘗等等。為此,她們跟在地的養殖戶搏感情、與業主們合作,讓活動參 與者可以到養殖池親自嘗試網魚、摸蛤,透過這樣的模式,來者能聽到漁民的故事,加深認同感及印象,最後帶回去的不只是產品,更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純海水淺坪式魚塭 七股找出環境共好訣竅

王啟森表示,目前全臺文蛤養殖面積與產量以區域來說,七股區均拔得頭籌,不過當地的水產養殖最開始是以虱目魚打頭陣,1966年左右政府把台江內海圍起,大力發展養殖漁業,早期是直接把魚苗移到海裡放養,魚塭設施逐漸規模化後才移到養殖池。之後白蝦、草蝦因價格優勢,吸引大批養殖戶投入,造就1980年代臺灣草蝦王國長達十年的盛景,無奈碰到蝦子病變,七股當地轉養石斑魚,但受限養殖技術門檻高,養殖戶不多。

「文蛤會在七股養起來,得益於這裡的純海水條件,原本是雲林養殖文蛤的土地飽和,一些人南下七股來嘗試,發現沒淡水又回去,七股人學到技巧,發現使用低密度養殖可以成功,便一直持續下來。」廖宜霈強調低密度養殖是七股當地漁民自己發現研究出來的最佳模式,他們從中找到一個跟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訣竅,才有如今的規模。

捕撈虱目魚
虱目魚養殖池較深,捕撈需使用膠筏及漁網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