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築舊「石」光,新屋石滬修復匠人

石頭塔

遠方露出的石滬,是匠人們每日趁著退潮搶時間修護而成。

文字/江懿文 攝影/何忠誠

層層堆疊的石頭塔砌成圓弧型,將海岸線圍起成圈,利用潮水漲退把魚群困在堤岸裡,再用漁網或手叉網捕撈,這是上百年前傍海而居的先民發明的石滬捕魚技法,在漁業技術發達的現在已越來越少見,甚至因缺乏維護而荒廢、傾圮或消失,而在桃園有這麼一群人,每天不間斷的在海岸邊上重築、維護,讓新屋石滬群重現往昔風采。

跟著修築石滬的匠人們走過一條長長的古道,一旁的防風林綠蔭替我們遮擋了正午炙熱的陽光,「眼前的古道是從前的販魚之路。」捕來的漁獲會經由這條路線回到村裡,再轉至新竹或湖口等地販賣,賣不完的漁獲則用醃漬或風乾的方式保存,不浪費任何食材。

穿過防風林,一整座由鵝卵石堆疊出來的小小堡壘映入眼簾,筆直延伸的石頭路,在海的中間岔出兩條支線,向一旁包圍形成圓弧狀石滬,一圈圈向外擴張,將海岸線圈出如魚鱗般的形狀。

不捨回憶頹圮 重新幫石頭找到定位

修築石滬已三十幾年的許閎喆解釋,石滬首要穩固地基,最底層要選大一點的石頭,而形狀則是偏三角形的最好,可以像卡榫一樣密合,石頭以交錯的形式疊起,並且要斜著放入,角度太平的話,滬體會容易被海流強勁的水力沖刷隙縫,造成鬆動,於是剩餘的空隙得用小石頭塞滿,讓卵石無法晃動。

看著匠人們分工合作,一人先將石頭一顆顆撿起放入桶中,再倒到滬體旁,另一人會從石頭堆裡挑出天選之「石」,嵌入孔洞、穩固滬體,反覆這樣的動作無數次,才能築出眼前這條長長的石頭路。

平常修築時,匠人們會攜帶桶子、手套、鐵鍬,需要大石頭的話,會用繩網以兩人或四人一組拉抬的方式搬運,同樣從小和石滬一起長大的許素暖提到:「最主要的工具還是人,修築石滬需要靠經驗去累積,就算當下判斷錯了也沒關係,換一顆就好,善用每個石頭的形狀,去找最適合的位置。滬體鬆動後,石頭也有可能無法回到原本的地方。」因此對他們來說,每一次的修築都像是一個新的開始,重新幫這些石頭找到定位。

被問到為什麼想投入這項工作,匠人們表示石滬對他們來說,是養育自己長大的功臣之一,小時候家境不好,得靠石滬捕魚才能維持生計,出社會到外地工作後,每每回到家鄉,看見祖先留下的石滬損壞都覺得不捨,大家會自發性地約時間一起去修理,「加上現在政府也開始重視這個傳統工藝,我們更有責任把它留下。」許閎喆補充。

身為最年長的石滬修復匠人,許永川指著腹地廣大的二號石滬提到,早期海洋資源豐富時,曾經一次捕獲上千斤的魚,得靠幾十個人才能把漁網一起拉上岸,大家回到村裡會一起分享漁獲,當年雖然生活艱辛,但新屋石滬群圈起的不只是生計,也是整個村里的團結心。

正是因為有深刻而美好的回憶,匠人們才會不畏高溫或嚴寒,堅持天天巡滬、修滬,不想讓這項傳統工藝消逝,在每次的修築過程中,手把手帶著村裡年輕人一起,傳承經驗,也凝聚彼此對於這塊土地的感情。

修滬要團結 還需借助大自然的力量

很多人都以為修築石滬的門檻很高,需要特殊技巧,匠人們笑回他們沒有特定的修築工法,重點在石頭與石頭之間要有三個接觸點,稱做「三角砧」,可以增加摩擦力。石頭要以頭重腳輕的方式擺放,因為石滬呈現半圓的形狀,朝內的石頭端形狀得較尖較小,讓內部的孔洞密合,也會透過敲槌將石頭塞緊,使得石滬更加牢固。

石頭塔
最外圍的七號石滬因為退潮時間較短,匠人們常常要跟時間比賽,趁滬體露出時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