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溝重見天光,水城臺北的當代可能

宮前町砌石大溝

2019年11月,原卵石砌磚的大溝被水泥封埋。

文字.圖片提供/施建邦

2019年10月底,雙連捷運站一號出口旁的小巷弄,因緊急路面工程搶修,讓一段約莫15公尺長、兩公尺寬的水道意外露出,第一時間引來鄰居圍觀,隨後更有社區耆老說這條水溝數十年前是自己小時候玩耍的地方。有意思的是,水裡還不停跳出被開蓋驚擾的鱔魚和土虱,讓沒看過此景象的一夥人嘖嘖稱奇。

在一旁巷子裡經營老屋咖啡館的我,驚覺在臺北市西區老城巷弄裡,會挖出這麼一段以卵石為底紅磚為壁牆、尺度巨大的水道,非同小可,但爬梳了許多開放圖資,仍無法肯定這條是老霧裡薛圳的牛埔支圳[註1]還是排水大溝。雖緊急透過里長通知文化局會勘,但工程單位以路面有坍塌疑慮為由搶先綁筋灌漿,將歷史構材封埋在不可逆的水泥之後,溝面寬度更足足減少了一半。

經民間圖資學者作家黃湯姆協助比對戰時美軍航拍影像、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等圖資與歷史文獻,這條大溝是1918年前,雙連陂開始排乾填埤造陸、因應城市往東拓展需要時建設的排水基礎工程[註2],存在此地已超過百年時光。其見證臺北城發展與地景變遷的重要性,絕不亞於灌溉水利系統,灌排本為一體,皆為重要的城市基礎建設。

無奈水溝的歷史價值不受重視,縱有再多的時間厚度和居民集體記憶的見證,都不敵水泥封埋的現實。唯社區仍不放棄任何爭取水溝開蓋的可能性,經過辛苦多次來回的教育、說明、參與和討論,最終說服工務單位以現況開蓋、設計開放式欄杆,並由社區夥伴與一旁畸零地地主溝通,認養大溝進行美化與文史說明,讓百年水道存在的事實,能在建築及人口密度極高的臺北西城真實露出,提醒我們城市水文地景的重要性。

[註1]霧裡薛圳是臺北地區歷史最悠久的水圳,1724年由墾戶興建,時間比1740年開鑿的瑠公圳更早,水源來自昔稱「霧裡薛溪」的景美溪。

[註2]日治大正年間,大稻埕的發展漸趨飽合,城市漸次往東發展,將水域廣大的人字型埤塘雙連陂排乾造陸,大溝即是這段期間產生的城市基礎建設。

PROFILE

施建邦 曾任教於中原大學及中國科技大學,現職為空間設計師,在雙連大溝旁的巷子開了一間老屋咖啡館和一家有天井的小書店,常出沒大溝澆花清淤撿垃圾。

大溝
2020年5月我們與建成國中師生一起嘗試將水生植物做成浮島來淨化水質,但因水位過低效果欠佳。這兩年勸導鄰居將汙水正確接管排放至下水道,大溝水質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