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養生活的水脈,讓桃園千塘再度發光

陳其澎

陳其澎走在桃園大圳第二支線旁,敘說圳路之間的關聯。

文字/李怡欣 攝影/王大偉

以飛鳥的視角,從空中俯瞰桃園──鑲嵌在翠綠田野、灰色道路、積木般建築之間的無數埤塘藍點,被《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形容「宛如散落一地的水晶,閃閃發光」。20年來走遍大小埤塘的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教授陳其澎,練就搭飛機、看空照圖都能逐一指認埤塘的能力,對他而言,認識桃園得先從埤塘開始。

桃園目前約有2800口埤塘,百年前更達萬口之多,然而早期埤塘屬於規模小的看天池,逢大旱照樣枯竭,於是日本政府興築桃園大圳,將北區埤塘化零為整;1964年完工的石門水庫與隨之建成的石門大圳,則整合南區的埤塘及古圳路。納入兩條大圳系統的埤塘約有七百口,水源來自降雨及水庫,總蓄水量可達石門水庫的四分之一。

遙想在溪流短促、雨量分布不均的桃園臺地上,初來乍到的先民,集家族宗親之力開鑿埤塘蓄積雨水,有了水源,荒蕪成良田,生活無虞才興築家屋廟宇,「一口從無到有的埤塘,如果到現在都沒有被破壞,是很難得的事情。」陳其澎不只看埤塘,也從周遭的自然與人文地景,觀察地方的變與不變。

得天獨厚的浣衣泉源

來到桃園八德的霄裡地區,連綿稻田、古樸小廟、清澈泉水,彷彿置身桃花源。俗諺「看不盡的霄裡田,食不盡的霄裡米」風景延續至今的關鍵,除了清代開發的霄裡池與霄裡圳(也是桃園最早開闢的埤圳之一)供水灌溉以外,也因位處臺地崖線[註]下方的湧泉帶,地下水源源不絕。

小廟前方的池水,是從地底緩緩冒出的湧泉,冬暖夏涼的14℃水溫,使得此處成為在地人浣衣取水的據點。有繁茂的印度橡膠樹遮蔭,孩子在池子裡玩水,鄰人三三兩兩洗衫泡腳話家常,池畔卵石便是天然洗衣板。不時有人拿桶子遠道而來,裝水回家泡茶沖咖啡,多餘的水流入圳溝,滋養稻浪從翠綠至金黃。

陳其澎2005年初次邂逅霄裡,就對這裡的浣衣日常深感興趣,一問之下,原來浣衣池附近多的是,幾乎各家姓氏都有自己的池子,到沒有湧泉的崖線上就不見這樣的水池,「霄裡是客家聚落,對生活在欠缺河溪水源環境的客家婦女而言,浣衣池成為重要的生活據點。」

另一位於白鷺里水井仔的浣衣池及古井,在以為走到死路時忽然遇見。從民宅走出的張阿姨,向我們介紹這口井是兩百多年前張家祖先開鑿的,幾十年來都由她維護,她還貼心製作木凳及木杵給大家使用。「清晨4點就有人來洗衣服,下午1點到5點人比較少,晚上10點還有人來,所以我裝了一盞燈。」拿木杵搗去衣物的汗臭髒汙,在卵石上反覆搓洗,用清水沖泡乾淨,雖然在洗脫烘一機搞定的當代毫無效率可言,還是有人習慣把要洗的衣物騎車載來,相約池畔洗衣兼聊天,他們洗的不只是衣服,更是互動的溫度。

[註]崖線為臺地階面相接處一條具有明顯高低差的階崖,也是中壢區與八德區的分界,昔以「崁仔頭」跟「崁仔腳」指稱崖線上下的聚落。

被遺忘的埤圳

「埤塘與水圳,構成桃園的農業灌溉系統。」埤塘是一個又一個小水庫,水圳則將它們連點成線,串織成綿密的水源網絡。拜埤圳之賜,大桃園地區曾和霄裡一樣,極目所及都是稻田。但隨著石門水庫成為民生及農業用水的主要來源,加上急遽的都市化及工商業發展,農地多被工廠及高樓取代。

陳其澎秀出一張空拍影像,剛剛走訪的八德區在照片右側,還保有阡陌綿延的景象,左側的中壢、內壢、平鎮已徹底都市化,都市與鄉村的分野就是那條崖線,陳其澎解釋:「崖線有十多公尺的高低差,因而讓都市發展止於崖線上方,不然霄裡的農田早就不見了。」但他近來發現,霄裡曾經一年二穫的成片稻田,也逐漸搭起網室栽培蔬菜,或是直接休耕。

農地不見了,失去功能的埤塘,有的租給養殖業者,有的裝設太陽能板種電,甚或荒廢汙染、填平蓋高樓大廈、被高鐵一分為二……。現今生活在桃園的人們,可能天天上班上學都路過某個埤塘或水圳,甚至住在「水岸第一排」,卻不知道它們的名字與身世。

石母娘娘浣衣池
石母娘娘浣衣池成為霄裡熱門景點,許多遊客從外地慕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