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識生活讓農產品更有意思!消費者體驗帶動農產銷售新形態

無塑買菜

文/余松諺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研究專員
  林恒生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副主任

「有意識的生活」,聽來有些文青,又有點不諳世事的天真感。其實背後蘊藏的,是思考後將想法轉化為實際作為的過程。然而每個人會「意識」到的面向有所不同,或是環境保護、或是健康的交易平臺,若能夠將各種議題收斂整併,甚至轉借到其他載體之上,也許就可以引起更大的社會影響力,翻轉需要改變的生活形態。本篇將著眼於無包裝商店、換物市集以及選物店等新形態場域,探究它們可能為農產銷售帶來的新面貌。

從消費端帶來的影響力 以包裝為例

農業並非一個獨立的體系,它可以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也是工業化的實例,更是未來科技應用的潛在目標群,與生活息息相關。而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及環境破壞加劇,環保減塑的聲浪湧上檯面,使各產業的參與者紛紛提出對應的措施,其中自然也包含了農業體系。只是種種現實因素,譬如耗費成本高昂、方便性、影響到舊有產業結構等考量,皆使得實際施作的情形尚不普及。到頭來,這部分絕大多數是以消費者體驗為出發點,故仍需要靠消費者開始帶起改變浪潮才有可能翻轉。

從再熟悉不過的超市開始,冷藏櫃中的蔬果外面包上一層塑膠,用意是防止蔬果在長時間冷藏保鮮過程中水分流失而影響品質;同時也能保持上架期間的衛生條件,避免產品間交互汙染的可能。不過,由於生鮮超市以一般小型家庭為主要消費族群,所以在包裝選用多使用小份量方式進行,使得包裝耗材相對大量。在購物習慣逐漸改變的今日,選擇超市等量販通路購買蔬果,間接使得塑膠包裝的使用量增加,連帶流進大自然的塑膠垃圾也跟著激增。若單獨就農產品本身的包裝而言,消費者選擇生鮮超市及量販店會比傳統市場製造更多一次性耗材,大大提升手中產品的碳足跡;不過若是考量到購物塑膠袋的使用,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而在通路端相關被動減塑措施之外,又有哪些方式可以在推動議題的同時促進農產銷售,或許是更多農業參與者希望看見的改變。

蔬菜
現行農產品常使用一次性包裝販售。(攝影/吳尚鴻)

無包裝商店 推動減塑生活

首先要探究的,便是主動出擊的新形態「無包裝商店」。作為減塑生活最直接關聯的施作場域,消費者在商店內採購需自行準備容器,或是向店家租借可重複使用的器皿裝填,依照自己需要的量取用,以量計價;就像古早的雜貨店一樣,少了些浪費,多了些思考。重要的是,這類無包裝商店業者多半會還透過品質篩選進行把關,一方面給予國內優良小農支持;另一方面讓消費者可以更加安心選購。

這股減塑的浪潮也可以進一步延伸到許多農產品販售場域,像是無人店鋪、直賣所、農夫市集甚至是農場等。在消費者與農夫面對面的當下,新鮮的農產省去了包裝的必要性,同時也能連結起人與土地間的情感。再者,向產地端購買更能直接回饋給第一線生產者。

裸菜
無包裝商店注重品質的把關。(攝影/簡熒芸)

換物市集 再次創造價值

進一步來看,由減塑擴及到減少資源浪費為主軸的「換物市集」,也是未來農產交易可以參考的,透過交換行為免去重複購買及處理廢棄物的資源耗費,就是換物的精神所在,使看來不起眼的物件也能在不同的場合再次創造出另一番價值。不過對於農民來說,更適切的操作方式或許是將此概念轉作成推廣手法,像是以農產品換取他人故事,或是以蔬果作為交易媒介等都是值得嘗試的行銷方式,藉以搭配農產販售既有趣又引人注目。

農產選物店 訴求個性化商品

跳脫「無塑膠使用」框架,另一個農產銷售可行的參考模式還有「選物店」,其運作方式很簡單,由店家依照設定的核心主題或理念挑選相符的商品進行販售,其中沒有品牌限制,也非自創,而是符合店家理念的商品皆被納入;消費者省去了篩選、分類的心思,只需找到符合自己風格的那間店家即可。此類商店的盛行也間接說明了個性化商品的市場潛在趨勢,而像是前面提及的無包裝商店,或是常見的有機超市,都可以算是類似概念的延伸。

以農業為背景,許多衍伸的主題都可以應用在農產品選物店之上,像是產品本身的在地、栽培環境、有機無毒等特性;或是背後蘊藏的文化、故事、甚至是碳足跡皆是可以讓農產品價值提升的點綴。相比大量傾銷的國外產品,臺灣小農更應該鎖定特定受眾,專注維護風格及品質管控,才有可能在商品重複性高、資訊疲乏的現代社會,走出獨樹一幟的路線,在精緻且高值的路上大大推展。

總結以上,身在資訊快速更替占據生活各角落的今日,保持有意識的生活,賦予人們在選擇時需要的評斷能力,並發展出不同面貌的新型次文化。而對於農產銷售端來說,若能及早依照產品性質精準抓住目標客群,將可以進一步放大價值,讓農業突破既有的局限,在推動議題的同時創造出新的可能性。

農民市集
選物店通常有核心主題,農夫市集用有機蔬菜吸引消費者為類似概念的延伸。(攝影/王志元)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