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香料山胡椒 催芽技術提高發芽率70% 介質液肥配方平地栽培樹勢不弱化

具有薑、胡椒、檸檬、樟樹等揉合氣味又辛辣的「山胡椒」,是原住民族部落常用調味佐料植物。(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具有薑、胡椒、檸檬、樟樹等揉和氣味又辛辣的「山胡椒」,是原住民族部落常用調味佐料植物,因種子具休眠性、自然中發芽率常低於10%,且因其機能性逐漸為人所知,採集大量砍伐枝條使樹勢弱化,族群已明顯減少。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催芽技術,可提升發芽率達70%,並調製介質、液肥配方,讓山胡椒種苗即使在平地栽培,樹勢也不弱化。

山胡椒是樟科木薑子屬落葉小喬木,樹高約3、4公尺,生長在300至1,500公尺中低海拔山區,泰雅族語稱「馬告」,太魯閣語稱「馬格利」,在原民飲食文化中常利用其果實作為食物調味、魚肉去腥提味的佐料,也會用來提神、消除宿醉、緩解身體痠痛等。

山胡椒果實有抗氧化、抗發炎等效果,動物試驗結果顯示能改善代謝症候群、調節中樞神經等,因此愈來愈受到保健養生市場歡迎。目前在新竹、宜蘭、花蓮等縣市有生產,國內最大產區在花蓮萬榮鄉紅葉部落,約10公頃混林自然生長。

山胡椒種子發芽率低,加上近年大量砍伐枝條造成植株死亡,原生山胡椒林逐漸減少。(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山胡椒種子發芽率低,加上山胡椒生長在坡地,果實小且在樹上的位置高高低低,採集時多是直接砍斷枝條,再帶下山採揀,但因大量枝條砍伐導致樹勢轉弱,往往採收3年後植株就衰弱死亡,使得原始林中族群數量逐漸減少。

山胡椒種子外殼結構自我封閉,又具休眠性,發芽率低於10%,其種子多是經鳥類取食後隨排遺散播開,原住民文化中更傳說經火耕開墾的土地才會有山胡椒苗長出來,但尚無確切人工栽培的方式。

花蓮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吳岱融表示,山胡椒種子經小鳥胃中的弱酸性,以及火耕土地的溫度變化破壞種子外殼,可能使其較容易發芽,原民傳說有其道理;花蓮場則是透過物理方式破壞種子結構,搭配使用植物生長激素,打破種子休眠,可提高發芽率達70%。

花蓮農改場山胡椒催芽繁殖技術成熟,已可供產業應用。(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並且因山胡椒原生地有相當海拔高度,種子在平地栽培常有生長勢不佳的問題,吳岱融指出,山胡椒生長適合偏酸性、排水良好土壤,花蓮場據此開發調製介質及液肥,以此培育種苗,即使平地栽培仍維持強勢生長。

花蓮農改場與在地紅葉部落合作,由部落協助採種,花蓮場再以山胡椒繁殖技術催芽、培育,再將種苗種回部落復育擴大族群數量。未來希望輔導產業發展大量生產,花蓮場催芽繁殖技術預計今年底可技轉產業應用。

回歸部落復育的山胡椒種苗。(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