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森林的身世,揭開臺灣大伐木時代的美麗與滄桑

森林

(攝影/Evan Lin)

文字/李怡欣

臺灣約6成面積被森林覆蓋。北回歸線橫越,加上近4,000公尺的垂直落差,造就季風林、闊葉林、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等豐富的森林景觀。曾經,先民採伐平原淺山的林木燒柴與造屋;深山密林是原住民的獵場、飛禽走獸的樂園,少有平地人的足跡。然而,當樟樹與檜木等樹種躋身為商人、政府眼中的搖錢樹,人與森林的關係出現急遽的變化。

綠色海洋的貿易錢潮

兩百多年前,英國探險家卜萊氏來臺採集,望見滿山翠綠的樟樹林,讚嘆世上竟有一方地,擁有如此繁盛的「綠色海洋」。曾遍布中低海拔山區的樟樹,自明末清初用來提煉樟腦,為森林利用的開端。

樟腦於臺灣開港通商後躍升為重要的出口商品,日本殖民政府更將樟腦視為經營重點,於1905年招募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移居高雄六龜另啟製腦事業,在將製腦動能帶到南部的過程中,讓小山城繁榮一時。

海拔兩千公尺左右、終年溼潤的霧林帶,曾廣為檜木生態系的領土,且有「北扁柏、南紅檜」之分。六千五百萬年前第五次大滅絕後,檜木存活下來,歷經幾次冰河期於臺灣定居。

1896年,日本林學博士本多靜六第一次採獲紅檜標本,優良的材質、沉穩的香氣,深受日本人喜愛。1899年,專案勘查小組石田常平、小池三九郎在鄒族頭目的帶領下,在阿里山發現大片檜木林,「立於這片廣大無邊的原始檜木林之下,竟覺得昏暗不見天日,冥冥之中似乎有股神祕的力量牽引著。」石田常平如此形容。1912年,阿里山第一列運材車自二萬平車站開出,開啟了檜木的伐木時代。

日本人陸續成立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三大官營林場,林田山則是最早的民營林場,主要擇伐紅檜、扁柏等較高價的針葉樹,絕大部分的野生樟樹也在此時被砍伐。根據統計,1912年至1945年間,三大官營林場共砍伐約18432公頃森林、663萬立方公尺木材,平均每年20萬立方公尺,尚不含民營林場的數據。

大伐木時代的森林血淚

戰後,國民政府在日治時期遺留的鐵路、索道之外,開闢高山林道,對新林場採行全面皆伐作業。林務局於1956年施行「多伐木、多造林、多繳庫」的三多林政,砍掉天然林,改造成高經濟價值樹種的「優良森林」。

1958年,振昌木業創辦人孫海標得丹大林區五千公頃的伐木權,1959年,政府為安置開闢中橫的退伍軍人,將棲蘭山區的林地交由退輔會管理。在三多林政的背景下,1958年起臺灣伐木材積量年年超過一百萬立方公尺,且剃頭式的皆伐、改種整齊單調的人工林,對森林的摧殘更勝日治時期。

在工業化的林業政策下,原始林元氣大傷,連帶影響伐木事業,伐木材積量自1972年來到約180萬立方公尺最高點後逐年降低,林業產銷也因國際經濟不景氣陷入困境。對森林的傷害卻未曾止息——1987年,《人間》雜誌記者賴春標的〈丹大林區砍伐現場報告〉調查報導,揭露數百公頃紅檜原始林被伐,違法經營高麗菜園;1990年六龜又出現皆伐原始林,挖掘台灣櫸木樹頭的事件,森林的血淚黑幕透過媒體公諸於世,學界、環團等走上街頭為森林請命。在輿論的壓力下,政府宣布1989年禁伐一級天然林,1991年全面禁伐天然林,近百年的森林悲歌終於畫下句點。

經過多年的萎靡,林務局在2016年喊出「國產材元年」,計畫重啟人工林經營,提升木材自給率,並加入林下經濟、里山倡議理念。但願我們能謹記百年教訓,開創與森林共生的生活方式。

(攝影/梁偉樂)

參考資料:李根政《台灣山林百年紀》、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穿梭島嶼20年山林篇】<丹大之傷>、<棲蘭跨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