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野味】有一種宅叫蝙蝠俠

《牡蠣男孩憂鬱之死:提姆.波頓悲慘故事集》(圖片提供/時報出版)、《黑暗騎士崛起:蝙蝠俠全史與席捲全世界的宅文化》(圖片提供/木馬文化)

《牡蠣男孩憂鬱之死:提姆.波頓悲慘故事集》(圖片提供/時報出版)、《黑暗騎士崛起:蝙蝠俠全史與席捲全世界的宅文化》(圖片提供/木馬文化)

文字/包子逸

2009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過一場電影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的漫畫特展,波頓原本是迪士尼的畫師,後來轉行成導演,擅長打造復古、憂鬱、哥德式冒險的異想世界,當時他已經是好萊塢的明星導演之一,此前他的《剪刀手愛德華》、《蝙蝠俠大顯神威》、《地獄新娘》等一長串作品已經是談及美國通俗片史時完全無法繞過的障礙,簡而言之,「提式風格」已經是一種文化現象,有看電影習慣的一般大眾可以豪不費力地把它當成共通話題。

臺灣曾出版過一本提姆‧波頓的短篇圖文故事集《牡蠣男孩憂鬱之死》,當年MOMA所展出的波頓漫畫原稿的風格取向約莫如此。此書以一則〈熱戀中的枯枝男孩和火柴女郎〉故事開場,嗯,大家可以想像這個故事的結果(合十)。緊接著他又講了某個地方媽媽出軌愛上家中電器,生出一個機器人男孩的悲慘故事,以及頭顱是一粒蚵仔的男孩悲劇,基本上整本書走的都是這種「我很抱歉」的毀滅風格。波頓特別熱愛人機複合體、人獸複合體,以及穿越陰陽界、跨越物種、異類與怪咖惺惺相惜那種跨領域的戀愛,掌握這一個原則,就能明白「愛德華的手指是十根超長刀片」這樣的人設在導演眼中如何妙不可言。

可惜好萊塢與廣大影迷喜歡波頓的原因,正是他的作品沒辦法引起我太大共鳴的原因。無論故事背景多麼深沉,「提式風格」總是精心營造詼諧之處,導致落在一個安全過度的區塊,加了糖的黑色幽默,往往只是可愛而已,不夠暗黑也不夠痛快。

首先為波頓打響知名度的作品,莫過於1989年上映的《蝙蝠俠》以及1992年的《蝙蝠俠大顯神威》,尤其是後者,提到蝙蝠俠電影裡的經典反派,這部戲中長得像充氣氣球一樣的企鵝人與蜜雪兒‧菲佛飾演的妖嬌貓女絕對是率先浮上觀眾腦海的前幾名。

PROFILE

包子逸 影評人、報導者。熱衷挖掘老東西與新鮮事。喜歡溫暖的幽默,常在荒謬中發現真理。曾獲臺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著有散文集《風滾草》、報導文學《小吃碗上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