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龍圳引路,漫遊古村落的舊與新

穿龍圳

穿龍圳是石墻村的尋常風景,也是孕育農作物的重要水源。

文字/曾怡陵 攝影/黃毛

「小時候早上5點就要到水圳挑一大桶水,倒進家裡的陶甕。」苗栗縣黃金小鎮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監事邱新和在水圳旁回憶。清朝先民引後龍溪水,在山地斧鑿出的穿龍圳至今已奔流180年,滋養苗栗良田。不僅孕育出知名的紅棗,也灌溉街區活力,老屋陸續改造成豆腐坊、農產小鋪等,販售友善資材的鋪子也進入最後的整備階段,準備開張!

車子停在公館石墻村唯一柑仔店──濟仁商店旁,門口的村民好奇地打量我們這些外來的陌生面孔。邱新和從店內走出來,原來顧店的是他的妻子。濟仁商店前身是中藥店濟仁堂,早年常有人抬轎請邱新和的祖父前往家裡把脈、開藥方。

以石頭打造 有水圳滋潤的古村落

邱新和的生命與石墻村緊密相繫,他曾到臺北工作兩年,因為不習慣緊湊的步調,又返鄉發展。退休後,古道熱腸的個性讓他閒不下來,於是擔任石墻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等職位,推展農村再生的工作,也蒐集地方文史,為訪客導覽。

濟仁商店前有一組石桌椅,是農民悠緩喝酒的地方,也揭示當地石產豐富的事實。邱新和說,造庄已兩百年的石墻村什麼沒有,石頭最多,早年村民為了抵禦原住民的侵略並防範洪水,挖取地底石頭築成七尺高、六尺寬的圍牆。昭和10年(1935年)發生芮氏規模7.1的關刀山大地震,村內幾乎被夷為平地,石圍牆也被震垮。

我們沿著穿龍圳漫步,圳水穿繞家戶的前門後院,隨處可見處於休眠期的光禿紅棗樹。公館鄉是臺灣唯一的紅棗專業生產區,清光緒時由陳煥南從廣東潮安縣引入兩株紅棗種植,並將樹苗分贈親友,從此紅棗在公館開枝散葉,至今已有約80公頃的栽種面積。公館鄉農會推廣股技師陳鎮球表示,石墻村擁有河床地形,透水性良好,加上早晚溫差大,還有牛鬥峽谷帶進來的冷風可減少病蟲害孳生,有利於紅棗生長。

2007年左右,由於養生、環保意識抬頭,石墻村農民開始自發性生產有機紅棗,同時農會也推廣友善耕作,目前有2.4公頃的有機耕作面積,Me棗居自然農園的陳淑慧即為其中一員。

紅姑娘蘿蔔乾、糖漬餘甘子及紅棗乾
紅姑娘蘿蔔乾、糖漬餘甘子及紅棗乾;餘甘子是一種藥食兼用果實。

為愛犬移居石墻村 顛覆傳統紅棗產銷思維

為了讓愛犬Mia可以自在奔馳,住臺北的陳淑慧開始在鄉間尋覓住處。她發現石墻村有清澈的水圳,氣候和環境舒適,村民也溫和好相處,2008年決定和父母一起移居。土地上的60棵紅棗樹成為他們日後的主力農產。由於森林生態學的背景,她嘗試以與生態共好的方式耕作,成為公館的第二家有機紅棗園。

雖以新手之姿進入紅棗產地,陳淑慧並沒有面臨銷售困境。當時,農民都賣一斤裝的紅棗,售價不高,「其實都市人、年輕人不需要大包裝。我們訴求安全生產、乾淨日晒並挑選較好的果乾,以符合現代人的消費量包裝,即使售價相對高,但獲得消費者的喜愛。」

范若耘、陳淑慧及張桂綺
范若耘、陳淑慧及張桂綺(由左至右)等人組成團隊,合力打造穿龍圳的街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