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的護國策略 林務局生態服務給付政策規畫

石虎

林務局實施生態薪水,將石虎、草鴞、水獺與水雉共4種瀕危生物納入給付項目。(圖片提供/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文/何宜嬨 人物攝影/吳尚鴻

「生態環境是人們得以安適生活的『本金』,運用生態環境的資源從事作物生產、文化休閒則是『利息』。惟有生態環境健康、本金充足,我們才能享有豐沛的利息,這就是生態系服務的意涵,也是林務局各項政策的運作核心。為了守護『生態本金』、讓大眾持續利用『生態利息』,生態服務給付(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PES)就是一個兼顧永續生態並照顧農民的策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棲地經營科科長石芝菁說明,生態服務給付有時被稱作「生態薪水」,用於補貼協助保育生態的農民,給予適度的經濟支持。

給付制度系統化 化解人對動物的誤解

「這幾年,林務局與縣市政府合作推動生態服務給付制度,起因是2019年苗栗石虎多次路殺(野生動物在道路上遭車輛撞擊死亡)、《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跟地方開發所引燃的爭議。當時社會大眾普遍認為,應以石虎保育為優先,甚至出現苛責苗栗縣民不重視石虎的聲浪。」從前石虎遍及全臺淺山區域(海拔1,000公尺以下),如今卻只能在苗栗、臺中及南投地區瞥見牠們的蹤跡。石芝菁闡述,一談到石虎,大家往往立刻聯想到苗栗,「由於苗栗縣的地理環境以淺山丘陵為主,加上當地居民保留了養殖家禽的農耕形態,使得苗栗縣成為石虎在臺灣西部縣市的主要分布區域。」

「法規保護石虎的同時,也限制了居民生活與發展。農民認為石虎的出現,代表土地不能開發,更擔憂會被劃入保護區。」石芝菁回憶,當年石虎彷彿成了「鄰避物種」,猶如高壓電塔,是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鄰避設施。「如果不能扭轉生態環境與產業發展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石虎,其他許多生活在淺山地區的瀕危物種也可能變成同樣處境。」林務局希望化解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隔閡,於是開始了「友善石虎生態服務給付試辦方案」(簡稱石虎試辦案)。

「石虎試辦案並非臺灣生態服務給付的首例,最早是1998年的臺南官田水雉保育獎勵方案。當時臺灣的水雉數量少之又少,我們制訂了獎勵方法,一旦農民在菱角田裡發現水雉巢位,就可以領取通報獎金。另外,為了讓冬天的菱角田能繼續作為水雉跟其他水鳥的覓食區域,也推動了『水雉度冬棲地改善補助方案』。只要農民讓水田裡的水位保持在基準之上,就能領取維持棲地的獎勵。」石芝菁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多樣化的物種是全民共有資產,而維護它們的成本,不該只由特定區域的農民來承擔。

「我們陸續在各地做了不同類型的生態服務給付示範案,諸如貢寮水梯田、臺南水雉和宜蘭魚塭等等。利用這些案例所累積的經驗和成果,與苗栗縣、南投縣政府共同推動系統性的石虎試辦案,走向整體性的生態服務給付政策。2020年臺中市政府加入,我們也跟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學者專家及石虎保育協會等NGO(非政府組織)一同討論,修正成更適合石虎與在地居民共好的制度。」石芝菁說,設計單一物種給付的前提,是充分掌握該物種的生存習性與棲地樣貌,以及牠與居民之間存有何種相處難題,才能量身打造給付方案,減緩雙方衝突、促成在地守護。

林務局保育組棲地經營科科長石芝菁
林務局保育組棲地經營科科長石芝菁認為,生態薪水不但鼓勵了從事友善耕作的農民,更將護育生態的觀念厚植於大眾心中。

石虎生態給付開跑 在地居民踴躍參與

石虎試辦案包含3個獎勵項目,首先是友善農地給付,引導農民不使用農藥、除草劑、毒鼠藥及毒餌,防止吃進毒物的小動物被石虎捕食,間接使石虎中毒;接著是自主通報給付,鼓勵農民懷疑家禽因石虎受害後,通報政府接手處理,避免自設陷阱造成石虎受傷。「民眾通報後,我們會派員去出沒地點架設相機,若相機拍到的入侵動物確定是石虎,就會再加碼1萬元獎金。」最後是社區巡護,當居民願意組成石虎巡守隊,便能影響更多社區民眾,扭轉在地居民對石虎的誤解。

「試辦案的成效相當不錯,尤其農友與居民的回饋,讓我們非常感動,支持著我們繼續努力。」石芝菁舉例,不少參與石虎試辦案的農友,看完自己農地上所拍攝到的石虎影像後,大吃一驚,原來除了石虎,還有這麼多野生動物會到他的田裡走走,無形中增加了對野生動物的親切感;也有農友表示不是為了獎金才通報,而是藉由石虎的出現,彰顯他的農田多麼天然無毒,並參加縣政府辦的表揚大會,多了一份榮譽感和自信。

根據林務局統計,石虎試辦案期間(2019~2020年),南投縣、苗栗縣與臺中市總共達成了332公頃友善石虎農地、20個社區巡守隊參與棲地巡護、177戶通報石虎入侵事件,並有248處透過自動照相機拍攝到石虎。然而,石芝菁表示,也有民眾持觀望態度,如苗栗縣政府人員曾反應,他們到現場和農民溝通時,必須再三強調不會因為拍到石虎,就強制把農地劃入保護區,才漸漸讓農民放下戒心。

獎勵強化參與動機 發展漸進式綜合策略

關於生態服務給付的進展,石芝菁進一步說明:「2021年起擴大範疇,實行了『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以具有保護傘特性的4個物種與4種棲地樣態為標的。物種部分是石虎、水獺、草鴞及水雉,重要棲地則包括水梯田、水田、陸上魚塭及私有保安林。」不同物種的給付,需依物種特性與生存問題來個別考量。如草鴞與水雉同屬鳥類,草鴞卻不適合比照水雉的巢位給付。「農民可肉眼觀察到菱角浮葉上的水雉巢位,但草鴞會在隱蔽的草生地築巢,我們不希望民眾為了找巢位而翻攪草叢,這樣一來,反倒會干擾草鴞的繁殖。」

瀕危物種的生態服務給付
重要棲地的生態服務給付

為了讓農民容易參與,重要棲地給付設計成疊加式獎勵,依照農友參與棲地維護的程度,給予不同獎勵。「當農民還不清楚自己的水田裡有哪些生物,可以先從第一層的友善耕作開始,這是『維護給付』;當他願意做更多,例如營造生態池、草生田埂或協助觀察野生動物出沒,可再領取『棲地營造給付』;當農民因前兩項作為,促進重要動、植物進駐他的田區,就能再獲得『成效給付』。」給付項目看似複雜,用意是照顧生態之際,回應農民所投注的心力。

重要棲地給付疊加圖
重要棲地給付具有疊加性質,依照農民參與維護的程度,給予層層獎勵。

保育類物種繁多,有民眾好奇列入物種給付的標準是什麼?為何其他物種沒有列入?石芝菁說明:「我們很樂見這些聲音的出現,代表大家認同生態服務給付這個制度,也有參與意願。目前先以活動在淺山平原地區,跟農業生產行為最密切也最有衝突的4個物種開始;除此之外,農民也可選擇以保護重要棲地的角度加入。例如三芝、石門的水梯田,是珍貴稀有保育等級『臺北赤蛙』可能的棲息地,目前雖然沒有獨立出臺北赤蛙的物種給付,但這兩個地區的農友可申請水梯田的棲地給付,同樣有保護臺北赤蛙的效果。」

她補充,又如臺灣白魚,不只溪流,在茭白筍水田與周邊灌溉排水系統中,也能瞥見牠們的蹤影。「目前棲地給付優先考量保護區周邊的農民參與,若以白魚為標的,可以先看是否符合水田的實施區域,參加棲地給付;或者發展專案的試辦案,從試辦的成效,評估是否適合發展成針對物種的給付項目。」篩選保育物種時,其瀕危程度並非單一考量,而是衡量在給付機制的保護下,能涵蓋多少當地物種的存續,妥善發揮給付制度的多元效益。

石芝菁強調:「我們的目標是逐步評估給付物種、棲地種類與實施區域,使農民跟生態都能持續受惠。要達成生態永續,不只有生態服務給付這個工具,還會搭配其他政策,譬如履歷標章的推動、有機友善農業獎勵、農村再生計畫的輔導等等,讓有意協助生態維護的農民,獲得更全面的支持。」

結合國土生態綠網 產官學跨體系攜手合作

「就名稱上來看,與生態系服務最直接相關的政策,似乎是生態服務給付,但生態系服務並非單一策略。生態服務給付不但已從區域性個案,躍升為國家政策,更是林務局所推行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簡稱國土生態綠網)之中的關鍵環節。」石芝菁闡明,臺灣保護區占全臺陸域面積比率約19.18%,已經達到生物多樣性公約愛知目標(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所訂「2020年至少有17%的陸地和內陸水域受到保護」。然而,保護區集中於中央山脈的森林區域,而淺山及平原是臺灣人口主要活動範圍,許多生存在淺山平原的物種缺乏足夠庇護,石虎即為一典型的衝突例子。

「這些地區往往以私有地為主,要兼顧地區發展、居民生活與生態保育,不能單靠劃設保護區,必須運用生態服務給付這類整合了生活、生產與生態的政策工具。」因此2018年起,林務局推動國土生態綠網,率先盤點出臺灣各地重要的生物多樣性熱點(簡稱熱點)及關鍵區域,再規畫出生態綠網的策略藍圖,讓各單位依循專長及權責,優化、串連淺山平原的棲地環境。「道路方面,我們會跟公路建設單位合作,在路殺熱點設置動物通道;與溪流治理機關一同討論,營造更友善的溪流藍帶、種植合適的濱邊植物,擴展物種棲息範圍;在住宅或工業區,可以結合植被綠帶區域,讓動物通過或利用;農業方面,在農業生產區域也需跟農糧署合作。」

國土生態綠網的落實,需在熱點與關鍵區域之間的農業區,推動友善環境生產,而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簡稱農試所)與農業改良場(簡稱農改場)在友善耕作的技術推廣上,提供了莫大助力。「藉由農試所的研究、農改場的輔導,讓農民改用友善農法後,既能保持作物產量,又能保護物種及棲地。尤其農民對農改場比較熟悉與信任,更願意接受農法的改變。」

譬如臺南官田一帶的農民,習慣將稻穀直接撒播,但種子往往都進到野鳥胃裡,因此農民會把種子泡過農藥再撒,可能造成更多鳥類中毒。「當時輿論沸沸揚揚,要求政府處罰用藥的農民、劃設保護區保護野鳥。我們很清楚農民的難處,頂著壓力不用處罰的手段,改以生態服務給付這類鼓勵輔導的方法,引導農民與水雉共存。」

石芝菁說,除了提供直播稻穀不使用農藥的給付外,臺南農改場也研發新的直播技術,輔導農民在撒播前先將穀種裹上一層鐵粉,有助於加速稻穀沉入田裡,避免鳥類取食。

水雉
水雉開啟了臺灣生態薪水的濫觴,帶動給付制度蓬勃發展。(圖片提供/林務局)

種下友善環境的信念 生態薪水孕育綠色未來

談及生態服務給付的未來規畫,石芝菁點出三大面向:「第一,優化現行給付制度,評估不同棲地與物種需求,逐步納入給付範疇;第二,回應國土生態綠網,推動關鍵區域的友善生產與社區參與;第三,與其他農業給付政策互相配合,扮演農委會『綠色給付』政策架構中,重要的生態獎勵環節。」

她說,曾有農民回饋,就投入努力與農損比例而言,領生態薪水有點划不來,光是不能用除草劑、改用人工除草,支出成本一下子就拉高許多。「可是有些時候,他們覺得那也無妨,做得開心、有成就感比較重要。」生態薪水化作媒介,讓友善環境、生態永續的概念逐漸深植於農民心畝中。

「我們每年都會跟縣市政府開好幾次的工作會議,討論給付基準的判定依據、物種棲地的擴增需求……根據執行面上所遇到的問題對症下藥,逐一化解。」石芝菁認為,生態服務給付的存在,不但鼓勵了有心從事友善農業的農民,降低了農民投入保育行列的門檻,更拉近了社區與在地生態保育的距離,是民間與政府齊心協力推動自然永續的穩健助力。

稻田
林務局篩選重要棲地時,會嚴加考量該棲地所涵蓋的物種數量,妥善發揮給付制度的效益。(圖片提供/林務局)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