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卯澳海女編織里海夢 海大USR團隊幫石花凍換新裝,為寄居蟹找家

福連里里長吳文益(左)與卯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享蓉(右)

福連里里長吳文益(左)與卯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享蓉(右)努力轉化在地傳統資產為觀光體驗亮點,新加入的青年張誌毅(中)也為團隊帶來更多活力。

文/楊雋珩 攝影/吳尚鴻

石花凍、海女、石頭厝是卯澳三寶,但如何將傳統漁村的地方特色再次發揚光大?借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蛻變中的卯澳從「理」海到「里」海,照顧海洋也照顧到地方經濟,如今微笑海灣正向各方遊客招手中。

一位應用經濟研究所老師、書法老師和一群學生,如何與東北角漁村迸出火花?

透過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里海場域之環境活化與栽培漁業建構」計畫主持人兼應用經濟研究所助理教授蕭堯仁,從他長期輔導漁村觀光產業、陪伴里海社區發展的專業著手,帶領學生切身進入地方,感受與思考卯澳怎麼了?什麼是里海?另一位協同計畫主持人兼藝文中心主任謝忠恆,則透過藝術實踐的過程,引導學生重新感知人與自然的交集,繼去年完成貢寮雞母嶺的裝置藝術後,展望新學年,他在卯澳海濱大筆揮毫題字,將教學主題動到了寄居蟹身上。

卯澳灣
卯澳灣有三條溪流注入淡水與礦物質,生態資源豐富,也因為海水鹽度不高,漁產海味低、品質更好。(圖片提供/蕭堯仁)

海女的辛苦與魅力 談改變前先聽故事

探討大學投入地方創生事務的核心,不外乎是想發揮自身專業領域,媒合大學資源與地方需求,以期振興在地產業,甚至進一步創造能吸引年輕人留在地方的工作機會。但蕭堯仁不諱言,要讓接受主流教育思維,志在進入首都圈、大企業就業生活的青年扭轉心意,非常困難。因此他的策略專注在至少讓學生開始對地方議題共感,進而啟發他們思考所學和這個古樸小漁村有哪些對應之處。

剛開始他們盤點資源,想先挖掘卯澳難以被其他地方複製的特色。他們觀察,卯澳鄰近臺灣極東點三貂角,發展歷史緊繫海洋,因有源自雪山山脈的三條溪流為下游至出海口的生態系提供豐富養分,卯澳灣既是魚蝦貝類、海菜繁殖的優良場域,同時更孕育了獨特的「海女文化」。

社區的海女之一、卯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享蓉分享,過去卯澳的男人駕著舢舨船出海捕撈軟絲、鬼頭刀、龍蝦等近海魚類,女人則會在岸邊潛水採摘石花菜、珊瑚草,撿海膽、九孔、鮑魚以貼補家用。早期下水裝備簡單,海女們著一套長袖棉衣褲、草鞋、繩網和尖刀,搭配用玻璃和牛角自製的蛙鏡便縱身入海,單憑憋氣潛水至2~10公尺深的海中,一邊忍受烈陽曝曬、潮浪推移,一邊搜尋海菜的蹤跡採集。綁在她們腰際的繩網,負重可上看30公斤,裝滿濕漉漉的石花菜等水產後,「真的很重,又要憋氣,2個小時就累死了!」游回水面已十分吃力,上岸後還得扛著漁獲走在礁石上,辛苦又危險。

卯澳灣海男
社區與環境保護單位合作,讓當地海男進行水質監測和物種調查工作,以實際掌握卯澳灣資源消長的動態。(圖片提供/蕭堯仁)

讓傳統昇華為里海典範 導入科研能量照顧海洋

但如此用生命換生計的漁業形態,也造就卯澳人與海洋更深的連結。「和漁船作業一網打盡不一樣,他們的採捕很有智慧。」蕭堯仁解釋,漁船是等著魚游進網際範圍,而卯澳的海女海男,卻完全是自己決定當天要採什麼、採多少,就像提著菜籃去海底買菜,當繩網只有那麼大,採買品項和數量需要靈活調配。

因為有囿限,人在其中的角色無形間變得鮮活,也更知所節制。「看到九孔,要不要採呢?先別採好了,因為牠還小;看到漂亮的海膽,今天不需要,也不採。」蕭堯仁讚嘆,海女海男自嘲不懂里海為何物,卻真正日復一日實踐著里海倡議中強調的明智利用與永續經營精神。

「我常跟學生講,不要問我什麼是里海,里海不難啊,就是有一群人真的在做他原本該做的事:整理這片海。」然而回歸傳統漁村的發展現實,受到工業化漁業等因素影響,近年卯澳以沿近海漁業為主的傳統產業欲振乏力、人口嚴重外流,現存二十幾位海女海男的年齡,也落在50~80歲間,且很可能後繼無人。

於是海大團隊為社區構想最可行的新發展路徑,即為卯澳建立起以里海意識為核心,更友善永續的海洋資源管理模式暨漁村觀光產業。其中,蕭堯仁提到,海女海男本身對海洋的變化、水的敏感度勝過其他人,但地方的問題在於,他們已難以運用過去的經驗解決現下的困境。

舉例海女海男觀察到,2020年他們可採的石花菜數量明顯下降,2021年則是幾乎採不到珊瑚草,這讓他們不斷思考究竟是海水溫度升溫、臭肚魚大量繁殖,還是過去海女海男年輕時採集範圍廣、採收時會經常翻動海底石頭和底土,而現在人力、體力都下滑,這樣的行為減少,才讓海菜被強勢藻種蓋住、無法生長。

對此,蕭堯仁結合各方資源,安排社區參加海洋環境教育和漁業公民科學家的培訓,也組織當地海男進行卯澳灣水質檢測和物種調查記錄,希望藉由導入學研能量,幫社區找出問題根源,逐步累積系統性管理海洋資源的基礎,同時強化居民的海洋素養,讓社區的自主管理模式更加穩固。

海大USR計畫主持人兼應用經濟研究所助理教授蕭堯仁
海大USR計畫主持人兼應用經濟研究所助理教授蕭堯仁。

里海學堂開課教你DIY 567包裝傳遞石花凍價值

除此之外,海大USR團隊也投入許多心血,輔導社區將海女海男的生活樣貌轉化為有價的商品和服務遊程。他們活化社區發展協會二樓的閒置空間為煥然一新的「里海學堂」,添入投影機布幕、桌椅等設備,搭配海大文創設計產業學系學生設計的海女推廣教案、Q版解說海報和景點地圖,讓社區導覽人才有了軟硬體加持,終於可在學堂內好好介紹在地歷史故事和生態亮點,也可安排遊客體驗石花凍DIY。隨著今年位於一樓的「卯澳直售所」開張,未來遊客更能直接向社區採購由學生重新設計包裝的即飲石花凍、石花菜禮盒和明信片等伴手禮。

里海學堂
「里海學堂」的誕生成為推播卯澳海洋文化與環境教育的最佳場域。

而青春學子的創意巧思,如何化為社區打響品牌和故事行銷的利器?蕭堯仁點出關鍵,「當人們懂在地人是這樣在生產後,自然會更重視產品的價值」。以石花凍為例,團隊與海女阿嬤聊天後知道,石花凍製程普遍經過「7洗7曬」的繁複工序,但為何要7次這麼辛苦,並非她們願意,而是為滿足消費者習慣的口感。於是學生以此為靈感,發想出從「5洗5曬」到「7洗7曬」系列包裝,好吸引更多消費者實際品嘗,其實膠質更多的石花凍也很好喝,且營養價值更高哩!

石花凍567系列文創商品
海大文創系學生為社區重新設計石花凍567系列商品、石花菜禮盒和明信片等伴手禮。(上圖提供/蕭堯仁)

由直售所整合行銷 未來想推海女工事體驗

卯澳漁村拚轉型不孤單,外在形變之外,也影響在地人的心態轉彎。擔任貢寮區福連里里長近3 0年的吳文益感恩地說,「海大團隊給了我們一支釣竿『里海學堂』,昇華了海女海男文化,現在為了生態永續和後代子孫,我們都覺醒了。」

他感慨,2016年政府將卯澳列為臺灣第一個栽培漁業示範區及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為支援漁業保育政策,卯澳漁民頓時得犧牲自己的收益。近兩年峰迴路轉,又遇上海大團隊等單位適時挹注資源,為卯澳添加地方創生的新動能。雖然很難寄望新世代的海女海男出現,但現在把卯澳與海洋的羈絆,說得更完整深入,對他們而言已成為更長遠且務實的目標。

未來,他期待導覽工作能有年輕新血加入,也將推出海女海男的遊客體驗,讓他們引領遊客下海,親自示範採集工事兼介紹海洋生物。吳享蓉附和,「海大教導我們,不要年紀大了,還得下海從事這樣的漁業,讓遊客來深度體驗,我們也可以賺錢,雖然這個錢沒有賺得那麼快,但就是永續經營。」

過去十幾年,卯澳的石花菜幾乎全數外銷日本、用作寒天飲品的原料,再被銷回國內,吳文益也提到,「以後我們不用再賣給日本人和給別人剝削了,大家直接拿到社區,我們就可整合在直售所和線上販售。」

地方的轉變漸漸帶動青年返鄉的意願。今年1月透過勞動部專案,社區迎來三十幾歲的簡誌毅回到「熟悉的奶奶家」,協助卯澳社區網站宣傳、商品倉儲的工作,看到機會的他樂觀地說,「很多東西已經成形,現在這個階段接棒最好。」

卯澳海女
看好深度體驗趨勢,卯澳也欲推出由海女親自示範海菜採集的遊程服務。(圖片提供/蕭堯仁)

以藝術敘事力募殼 人才紮根的良性循環

隨著海大USR計畫邁入第三年,主軸從「與生態共好」、「與生活共好」發展到今年的「與生命共好」,蕭堯仁透露,今年他們除了想進一步分析石花菜不同洗曬次數的營養成分,以科普形式介紹「海燕窩」的價值,也將與海大食品科學系老師、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合作,透過遠距方式提供社區老人共餐食材的健康諮詢。

從去年里山做到今年里海的謝忠恆則將端出「寄居蟹換屋計畫」,讓學生藉由為寄居蟹募殼的過程,自由發揮藝術與其他媒材截然不同的敘事力。謝忠恆說,幫寄居蟹募集空螺殼,目的是避免牠們背著塑膠瓶蓋等垃圾,而為了募殼,學生則可透過替在地海產店設計友善海洋商標,換取店家料理剩下的烤鳳螺等不同方法或管道,思考要如何表達,才能激發公眾社會支持里海倡議。

寄居蟹
透過寄居蟹換屋計畫,藝術表達、里海倡議與卯澳創生開始交會。

「這門課沒有要解決任何學科難題或做出很偉大的藝術品,我等於提供一個場域,讓學生探索並解決真實的問題。」謝忠恆希望,當教學角色淡化、引導角色增加,藝術創作的定義,不再局限於曲高和寡的展品,而能真正契合卯澳發展的需求。

跨越多元領域、直面地方不同面向的考驗,海大USR在卯澳,對老師是新挑戰,對學子是新刺激,對地方是帶動產業振興和人才回流的良性循環。創生成果仍在發酵,站在培養下一代的角度,蕭堯仁期待,「臺灣需要更多不同角度、更會思考且有實踐力的青年,一起關注地方議題!」

海大USR協同計畫主持人兼藝文中心主任謝忠恆
海大USR協同計畫主持人兼藝文中心主任謝忠恆。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