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輯|農試所所長林學詩 因應氣候變遷 打造韌性農業

農業試驗所所長林學詩

口述/林學詩 採訪.整理/陳慧萍 攝影/蔡易儒

氣候變遷已是全球必須積極應對的議題, 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2021年發表的第6次報告(AR6),全球氣溫平均上升1.5℃,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未來極端天氣將持續發生並加劇。臺灣近年暖化程度,事實上已經比國際平均還要嚴重,夏天延長、冬天縮短成為新常態,當溫度上升無法避免,農業方面就必須進行各種調適措施,否則到了世紀末,我們農業會有很多項目無法持續發展。

舉例而言,2020年是臺灣56年來,首度全年沒有颱風登陸,去年(2021)上半年的乾旱,也是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當時我們農試所面臨很大的用水壓力,農試所在1977年遷移到霧峰現址,面積一百多公頃,四十多年來都是使用地下水;當長期乾旱造成水位下降時,我們一百多棟溫室、實驗田,甚至辦公廳舍都會面臨缺水危機。此外,我們農場作物灌溉用水是來自於烏溪分流下來的一條水圳,下游農民的田也是靠這條水圳供水,如果我們在上游不節制用水,下游的農田將會無水可用。因此我在去年3月19日,找農場訂立節水計畫,要求實施自主性分區供水,一整塊田一天只能給水4個鐘頭,以免下游農田無水可灌溉。這一切都只能用人力調度,同仁非常辛苦,但不這麼做,我們難以度過缺水危機。

臺灣面臨的極端氣候,第一是溫度上升,第二是水資源平均減少10%,且雨量過度集中,第三是災害頻率增加。臺灣年平均雨量約2,500公釐,雖變動不大,但往往是連續7、8個月不下雨,突然在1、2個星期內降下全年一半的雨量,集中暴雨越來越明顯,容易造成災害。近年臺灣的颱風數量減少,但是強度卻增加,這些都是氣候變遷造成的結果。

農業試驗所所長林學詩
農業試驗所所長林學詩指出,極端氣候已是長期現象,農業方面需要積極應對,進行各種調適措施,否則到了世紀末,農業會有很多項目無法持續發展。

這些變化當然對臺灣農業影響很大,因此2018年全國農業會議其中一個持續生產。為了增強作物對抗逆境的能力,我們必須模擬各種氣候情境,思考栽培技術要如何調適,或是找出能夠適應新氣候的品種,同時強化氣象預報的能力,做最好的防範,這些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臺灣雖然是小島,但是農業的複雜度高,從南到北,從平地到高山,氣候都不一樣,幸好我們有非常多農業試驗改良單位,同時也建置163個農業氣象站,能針對各種情境,分別就轄區內受到影響的作物研發調適技術。

這當中,氣候暖化影響最大是溫帶果樹,若開花期遇到氣溫上升,就會造成開花不良,亞熱帶果樹如荔枝、龍眼等,也需要維持一段時間的低溫乾燥,才能刺激花芽分化,2019年南部玉荷包產量衰退到只剩三成,就是冬天溫度太高所致;近年玉荷包產地已有逐漸往中部移動的趨勢。

水資源減少,則主要影響在坡地生長的果樹,尤其中低海拔淺山的坡地,很多都是沒有灌溉設備的「看天田」,禁不起長時間的乾旱。政府近年努力推動管路灌溉的設施,農民在申請量這一兩年顯著增多。

強降雨對平地影響較大,雨水在坡地不太會蓄留,主要影響種在平地的蔬菜,尤其葉菜類,一遇到淹水就會災情慘重。

目前臺灣應對最棘手的是急遽的寒流,2016年的霸王級寒流,讓農業災損超過百億,其中損失最大是養殖漁業。加強極端氣候預警,可以有效減少災害,例如事先知道東北季風即將報到,我們就可以超前部署,在東北方向豎起防風網,減少寒風進到池子裡,同時輔以「越冬溝」和加溫設備幫助保溫。

農糧作物也是一樣的道理,臺東盛產的番荔枝(釋迦),也是冬天怕寒流,果實一吹冷風,往往就會變黑甚至裂果,若能事先沿著北面,每隔13公尺搭設防風網,可以保護約七、八成的果實。

果園防風網
低溫容易造成番荔枝裂果,農民可以在寒流來臨前,事先於果園迎風面架設防風網,搭配套袋保護,可大幅降低果實裂果率。(圖片提供/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盧柏松)

網路時代,農民很容易查看天氣預報,但只看大區域的氣象,在農業上仍難以應變,農試所已開發「氣象&農業防災App」,針對各種地區和作物,提供農民查看未來7天的天氣預報,包括農民最關心的溫度、降雨機率等,協助農民預防災害。例如臺東地區,每年颱風季節,大家都會擔心有焚風,讓溼度劇烈下降,番荔枝等作物水分瞬間被抽乾,若有App提醒農民事先打開噴霧系統,就可減少焚風的影響。 極端氣候不會只有這幾年發生,它已經是長期的現象,且還會不斷演進,需要積極應對。農業生產環境與氣候息息相關,現代農民很難僅仰賴過去經驗和舊習慣「看天吃飯」,除了留意氣候變化,及早防範因應,也要更積極了解最新資訊,借重改良研究單位的研發成果,適時改進栽培技術,若作物已經完全不適應氣候,則需改以新品種調適。打造韌性農業體系,需要大家持續各個面向的努力,才能穩定農業生產,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

氣象&農業防災App
農試所開發「氣象&農業防災App」,分別針對各種地區和作物,提供農民未來七天的天氣預報,是農民因應氣候變遷的一大利器。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