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仲:友善畜牧生產法規比照有機農業促進法 制度將更完善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珍古德保育基金會共同舉辦台灣友善畜牧暨永續食物轉型國際論壇。(圖片提供/台灣動社)

不論是經濟動物還是非經濟動物的福利日益受到重視,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0)日在「台灣友善畜牧暨永續食物轉型國際論壇」表示,要達成友善畜牧生產目標最快方式就是制定法規,他以有機促進法為例,有法規有預算,就能更完整推動友善畜牧,並喊話立法委員為友善畜牧生產制定專法。

友善畜牧的法規制定是修正個別現有法規?還是另訂專法?一直都有不同意見。陳吉仲指出,在公務體系要達成目標最快的方式,就是訂定相關法規,比照有機農業促進法訂定專法,可以讓友善畜牧的制度更加完善。

陳吉仲指出,幾千年、幾百年來的畜牧採取非常自由的放牧,但工業革命後變成資本化的生產,最後造成對環境的傷害,是人類難以承受的;臺灣在2015年研擬動物福利白皮書、2019年正式公布,並陸續制定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豬隻友善飼養系統定義及指南、牛乳友善生產系統定義與指南。

「我的主觀、我的情感是極左派,我的客觀、我的位子是極右派」,陳吉仲說,在有機農業促進法中,有機畜產品只規定生產過程,但並沒有考慮到生產過程是否符合友善對待經濟動物,因此若能訂定友善動物的畜牧生產法規,公務部門就有明確的工作及目標,「所以我強烈建議訂定在母法中,比照有機農業促進法,可以讓友善畜牧制度更完善」。

陳吉仲進一步指出,當前非洲豬瘟疫情相當嚴峻,泰國來的郵包1個月內檢出3件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如果臺灣的非洲豬瘟防疫沒有守好,豬隻的動物福利就是全軍覆沒。

同時,現在南豬北送的消費型態也不符合動物福利,屏東養的肉豬,經過6、7小時運送到臺北的肉品市場屠宰,屠宰前經歷南北長途運輸,屠宰後的豬肉品質也不會好,陳吉仲說,若能做好屠宰到肉品市場可以全程維持15℃至17℃低溫,可望改變南豬北送的產銷型態。

台灣友善畜牧暨永續食物轉型國際論壇由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珍古德保育基金會共同舉辦,希望擴大臺灣企業對畜禽友善生產政策的支持,讓世界看見臺灣。

著名人類學家及動物保護人士珍古德博士(Dr. Jane Goodall)透過錄影為論壇致詞,珍古德表示,集約化的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大批的穀物與大量的水資源用於畜養動物,畜禽消化飼糧過程產生大量的甲烷等溫室氣體,均對氣候造成很大的影響,人們為了讓動物在擁擠的農場存活下來,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從而使得工廠化的農場變成醞釀病原體,成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的溫床,工廠化農場為工人提供了危險的環境,尤其是屠宰場。

珍古德說,最後就是動物福利的問題,為了使動物生產更多的肉,人類選擇性育種與基因工程,使得乳牛也必須承受膨脹下垂的乳房,科學已經證明,許多動物都有知覺,乳牛母子分開時情緒緊張,豬和狗一樣聰明,但被囚禁在工廠化農場裡的動物,無法表現自然行為,這種痛苦難以想像,因此他強調,為了環境、人類、動物的健康,我們必須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