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鳥類大調查12年 驚見臺灣朱雀族群趨勢大降45%

第三級保育類臺灣特有種「臺灣朱雀」族群指標值大降45%,是高海拔棲地環境改變?亦或氣候變遷導致?族群數量減少原因有待研究。(圖片來源/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站-白欽源)

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推動「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至今已有13年,特生中心統計分析2009年至2020年志工們辛苦執行數鳥任務蒐集來的資料,發現保育類鳥種中的臺灣朱雀及烏頭翁族群顯著下降,尤其是臺灣朱雀,族群指標值下降45%,族群下降原因有待研究。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范孟雯指出,臺灣鳥類主要繁殖季節為每年3月至6月,在這段時間內,全國各地具有鳥類辨識能力的公民科學家,各自認養樣區進行數鳥任務,逐年監測追蹤臺灣繁殖鳥類及部分鳥種族群數量變動的科學性數據,以2009年為基期年,指數100,比較2020年的指數後,發現屬於臺灣特有種三級保育類的「臺灣朱雀」族群指標值下降45%,降幅極為顯著。

根據臺灣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記載,臺灣朱雀分布於2,000至3,900公尺的高海拔山區,主要食物為種子、昆蟲,雄鳥全身濃朱紅色,有明顯的白色眉斑。范孟雯表示,棲地環境的改變與氣候變遷等,都有可能是影響族群趨勢變化的原因。

烏頭翁是臺灣特有種二級保育類,分布於臺灣東部,范孟雯說,黑頭翁與白頭翁原本有中央山脈做為地理區隔,各占東、西,但近年來卻出現屬於保育類的黑頭翁與非保育類的白頭翁有雜交情形,繁殖出的後代稱為雜頭翁,兩種鳥類在地理上的隔離減少,國內任意放生鳥類的行為對生態造成很大的干擾。

另外有一些非保育類鳥種,也出現族群下降危機,12年來,棕三趾鶉族群指標值下降83%、棕背伯勞(下降78%)、斑紋鷦鶯(下降77%)、粉紅鸚嘴(下降74%)、灰頭鷦鶯(下降38%)、褐頭鷦鶯(下降29%),這些生活在農地和草叢的鳥類族群,族群指標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范孟雯解釋,生活在農地及草地的鳥類,棲地環境更容易受人類活動影響,農地上的違章工廠建起來、雜草地被清理乾淨等,都會破壞這些鳥類的棲地。

斑紋鷦鶯12年來族群趨勢下降77%。(圖片來源/特生中心提供-黃國維 攝)

粉紅鸚嘴族群指標趨勢12年來下降74%。(圖片來源/特生中心提供-彭國棟 攝)

還要留意的是入侵鳥種族群的成長趨勢,范孟雯指出,分析12年來的監測資料,灰頭椋鳥族群趨勢大增76倍、白腰鵲鴝族群趨勢大增15倍,數據增幅驚人可能是因為基數偏低,但族群指標大幅增長確實是值得關注的事實,這2種鳥以寵物鳥的身分,被帶進臺灣,因逸逃或放生,在臺灣找到了適合生存的環境而住下來,野外族群逐漸壯大,外來種的灰頭椋鳥與白腰鵲鴝族群趨勢呈持續成長,對於本土鳥種和生態造成威脅是一種警訊。

原自從國外引進作為寵物鳥,外來種白腰鵲鴝逸逃後在野外定居繁殖,12年來族群趨勢大增15倍。(圖片來源/特生中心提供-范孟雯 攝)

特生中心強調,「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自2009年至2021年,由4百多名公民科學家在各自認養範圍遍及臺灣全島與金門、蘭嶼等離島的樣區,每年鳥類繁殖季節在各樣點進行2次調查,監測當地的鳥種組成與數量,已累計超過70萬筆的鳥類調查資料,用來分析臺灣繁殖鳥類族群趨勢的基本資料,都是來自這些關心臺灣生態環境的公民科學家們長年貢獻。

眾多志工合力完成公民科學活動,資料經匯集與檢核後,陸續開放於「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之入口網(TaiBIF)」和「eBird Taiwan賞鳥資料庫」等公開資料庫,供各界參考運用,讓資料發揮更多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