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林田山】再生活,在地方

花蓮林田山

文字/小海 攝影/李維尼

車行過花蓮萬里溪橋,寬闊河面拉開視野,重重山巒彷彿約定好彼此依序等候。百年來,它們聆聽時光流轉的命運號角聲,蓊鬱山巒曾是太魯閣族人的獵區,也曾被日本政府捧在手心開採珍稀原木;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抵臺,陸續由私營轉公營伐木造紙,並在1991年落實「禁伐天然林」政策後,滿山深邃翠綠成為小島傲人的自然寶藏。林田山,我們如此稱呼這片瑰寶,但是當山的生命走向純粹,山下人們的生活卻越發複雜。

伴隨禁伐政策,光陰荏苒中是人的凋零。沿著萬里溪而上,初遇南岸的山坳臺地,便是當年林業發展時誕生的聚落。長達80年,這裡聚集來自各地的辛勤勞動者。興盛時期多達兩千人在此生活,上百間日式房舍依山流淌。隨著林業輝煌,林場人的生活豐富精彩;這裡過去被稱為摩里沙卡(Morisaka,日文漢字寫作「森坂」,森林裡的斜坡之意)、二戰後改稱森榮,又在2001年被規劃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自此以林田山之名廣為人知。

然而,名字幾經時代驟變更迭,眾人對林場的想像卻始終錨定在過往。禁伐30年,臺灣林業的主管機關林務局,負起必須維持園區發展的職責,便以整頓環境、修復重要建物為規劃方向。但是,邁向重現摩里沙卡那特殊時空綻放的絢爛生命軌跡,卻是現實中最大挑戰。摩里沙卡不只是一個物理存在的空間,而是個情感流動、時代顯影的地方。隨著林場內過去勤奮健壯的勞動者們年邁,後生晚輩又因特殊背景法規限制無法續居於此,偌大園區逐漸成為一個開放透明的物件展示館。前來探詢林業文化的訪客們得以瀏覽永不老去的當年器具與建物,卻難以遇見用生活織出聚落樣貌的人們。

「空間」之所以成為「地方」,來自生活使用的脈絡。因為生活,這裡有了工作宿舍以外的意義,因為數十年千人生活的濃縮,這個小山城為臺灣歷史刻下重要的時代意義。林田山之美不只來自地景,更包括林場生活的文化底蘊。「以前我們的廣場就像市集一樣,南北雜貨唱歌賣藥的很熱鬧。」在地耆老古永宏指著林場辦公廳旁的空地。這是來到園區訪客們期待看見的時代脈絡,但如何將看不見的生活歷史在空間中呈現?林務局也開始絞盡腦汁。找回人的溫度與氣味,必須有賴重新建構人與空間的互動。

重新選擇山城生活之方

「疼愛這個土地的人就是林田山的人,大摩里沙卡就是周遭生活的人們。」在地耆老莊明儀用緩慢卻自信的語調說出。「過去這裡很特別,是因為伐木工作,人們才會集中到這裡;因此當產業改變、人口衰減,新的聚集是什麼?這些改變不只是追求再造,而是必須重新選擇一種對山城和生命的看待方式。」林田山周遭流動著摩里沙卡文化的人群們,無論是山上部落或外圍社區,同片山巒曾經都餵養著這塊土地上的人。為了找到人與空間再度嵌合的嶄新方式,林務局邀請擅長凝聚共識、地方組織的牛犁社區一起踏入。「林田山的概念不只是一個園區,而是一個地區。」承接「社區林業及林田山週邊旅遊產業計畫」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社造組組長楊富民說,他們從走出園區圍牆開始努力,超越展示歷史縱深的過往思維,擴充成橫向連結的地方未來,「現在我們著重在培力人才,包括導覽人員和文化策展。摩里沙卡不只是一個點,是跨越時間空間的線與面。」面對發展岐路的難題,必須眾志才能再度成城。並且這一次的山城,不再需要剝奪山林的豐饒,轉而體驗文化的豐厚。

如何在地方再生活,成為林田山區域居民們共同的目標。
廣場曾經人聲鼎沸如今寂然,如何在地方再生活,成為林田山區域居民們共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