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塭抽水別抽乾 保留10公分招待候鳥

魚塭中覓食的黑腹濱鷸。(圖片提供/特生中心黃書彥攝)

臺灣早年因為開發,導致沿海泥灘地面積大減,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黃書彥表示,60年來臺灣整個西部沿海泥灘地帶面積減少60%,近年積極保育濕地後,才阻止了濕地環境的再惡化,其實農田及魚塭都算是人為濕地,可以短暫地以濕地的角色,讓過境的候鳥好好利用。

特生中心正在進行西部魚塭鳥類調查,根據初步調查結果,建議彰化、嘉義、雲林、臺南等地的魚塭,在冬季抽水曬池前,不要一下子就把池水全部抽乾,保留大約10公分深的池水,底泥中的螺及沙蠶等底棲動物,就能讓候鳥飽餐好幾頓。

臺灣西部魚塭鳥類調查範圍從苗栗往南至屏東,今年1月至4月記錄到約200種鳥類,以候鳥種類最多,有保育類也有受脅鳥種,直接利用魚塭的鳥類,以水鳥為主,包括彩鷸、水雉、黦鷸、大杓鷸、斑尾鷸、黑尾鷸、大濱鷸、紅腹濱鷸、丹氏濱鷸、紅胸濱鷸、黑腹濱鷸、半蹼鷸、燕鴴、黑嘴鷗、小燕鷗、鳳頭燕鷗、唐白鷺、白琵鷺及黑面琵鷺。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黃書彥指出,濕地水位高低,影響來此覓食的水鳥種類,腳長的鷺鷥、會游泳的雁鴨,喜歡在水深10至30公分的水域;短腳的鷸鴴類則喜歡水位極低,甚至是僅剩濕潤土表的泥灘地。

養殖漁民在冬季魚塭收成後,常會將池水放乾,利用陽光曝曬池底,分解池底累積的有機質,同時進行池底消毒,為明年放養作準備,即所謂的為曬池,或臺語所說的「拷池」。

黃書彥說,魚塭水位降低後,成為候鳥們絕佳的覓食地點,包括大家所熟知的黑面琵鷺,瀕危的黑嘴鷗、半蹼鷸也都會造訪魚塭,收成後剩下的魚蝦及土中的底棲動物,就是牠們的食物。

養殖漁民抽乾魚塭池水的速度如果太快、效率太高,水鳥就沒有這些底棲動物可以吃,因為底泥乾涸後,底棲生物也死光了。黃書彥呼籲漁民,抽池水時不要一下子抽乾,留下大約5公分至10公分的水位,讓水鳥有時間來此「濕地」覓食,留下10公分深池水的魚塭,1、2周就會慢慢乾掉,並不影響漁民曬池準備放養的進度。

尚未乾涸的濕濘魚塭屬於短暫的人為濕地,當然無法在整個度冬時期穩定地提供食物給候鳥,黃書彥說,彰化、雲林、嘉義、臺南等地大面積潮間帶或鹽田附近的魚溫,會有比較多的鳥類棲息,候鳥不可能只依賴魚塭而活,魚塭這類泥灘濕地環境,算是水鳥可暫時利用的替代棲地或休息站,魚塭附近一定要有長期穩定的濕地才能支持候鳥完成度冬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