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節水有芋頭香 「臺南19號」首度入選優良水稻推廣品種

「臺南19號」水稻已有民間業者作集團產區生產,朝品牌米目標生產。(圖片提供/臺南市政府)

水稻「臺南19號」是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與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合作,透過分子標誌輔助選種技術育成香米新品種,其生育天數較一般水稻少20天,可節省灌溉水量;對稻熱病具有中等抗性,產量穩定;且米粒低白堊質,食味品質佳、帶有芋頭香,首度入選「111年優良水稻推廣品種」,推廣全臺一、二期作種植。

農委會轄下各試驗改良場所育成水稻新品種,若非技轉授權民間業者種植,則會透過優良水稻推廣品種遴選推廣種植。入選優良水稻推廣品種的水稻品種,將會進入水稻良種繁殖三級制度,經由原原種、原種、採種三級繁殖系統層層倍增種子數,以此方式釋出種原,確保品種純度;並且,農委會每年公糧收購稻穀,也限制必須是優良水稻推廣品種。

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組長林傳琦指出,每年新育成品種會考量其育種過程的食味總評須在B級以上,在國內已大規模栽培,實際田間種植品質能維持穩定者,選為推廣品種,臺南19號已有民間業者以集團產區朝向品牌米目標生產,去年一、二期作每期作已種植達2、300公頃,田間生產品質穩定,因此入選推廣品種。

臺南19號是以早熟香米品種「臺南13號」為母本、臺版越光米「臺南16號」為父本雜交育成,生育日數一期作約110天、二期作約100天,相較國內栽培最廣的「臺南11號」生育日數最多可縮短20天;水稻是需水量最多的作物,生育日數大幅縮短,具有節省水資源的好處,在氣候變遷、乾旱日益頻仍的今日特別適合推廣種植。

林傳琦指出,新品種的優良特性在其育種時已確定,優良水稻推廣品種遴選主要考量此品種是否符合大面積種植需求,而不考量其品種特性,入選推廣品種將有助加速新品種擴大種植面積。

水稻「臺南19號」(左)食味品質佳、帶有芋頭香,且生育天數較一般水稻少20天,可節省灌溉水量。單株生育情形與對照品種「臺稉11號」(右)比較。(圖片提供/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回顧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