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省水,帶有芋香 優質水稻「臺南19號」

水稻「臺南19號」田間生育良好且抗稻熱病。

文.圖/陳榮坤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嘉義分場副研究員兼分場長

本品種穀粒稍大,千粒重約26.5公克,碾糙率約81.4%。此品種稻穀在室溫下經過6個月儲存後,米飯食味品質與「臺稉9號」相同;若於冷藏環境下儲藏6個月後,米飯外觀與食味品質及香味皆優於「臺稉9號」。

目前稻作生產使用了約44%的總體水資源,為了節省稻田灌溉水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與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合作,歷經9年的育種改良作業,以分子標誌輔助育種技術,育成節水、早熟的香米新品種——水稻「臺南19號」,讓水田能兼顧農作物生產與水資源永續!

水稻「臺南19號」的父本為臺灣越光米「臺南16號」,母本為抗病香米「臺南13號」;其生育天數比目前栽培面積最大的「臺南11號」減少約20天,可以節省稻田灌溉水量9~15%,對水稻病害的抗性穩定,米質優良、帶有芋頭香味,符合消費市場需求。新品種的推出,將為國內水稻節水栽培、有機栽培及特色米消費市場注入新氣象,對持續提升臺灣稻米品質、建立本土稻米品牌及增加農民收益等方面均有所助益。

水稻「臺南19號」植株強健耐倒伏。

水稻「臺南19號」品種特性

水稻「臺南19號」的米飯帶有芋頭香味,米粒外觀良好,食用品質優良,具有耐儲藏、脫粒性適中的優良特性。本品種穀粒稍大,千粒重約26.5公克,碾糙率約81.4%。此品種稻穀在室溫下經過6個月儲存後,米飯食味品質與「臺稉9號」相同;若於冷藏環境下儲藏6個月後,米飯外觀與食味品質及香味皆優於「臺稉9號」。生育日數於一期作約110天,二期作約100天,隨著各年度氣溫變化,而略有差異。

本品種對於葉稻熱病、穗稻熱病及白葉枯病,因年度而有不同的抗性表現,對於紋枯病的抗病性較差。蟲害抵抗性部分,對於斑飛蝨、白背飛蝨及褐飛蝨皆呈現敏感至中抗性,抗性因年度而有不同差異表現。

水稻「臺南19號」穀粒稍大,白堊質少。

水稻「臺南19號」栽培注意事項

一、本品種屬於早熟品種,栽培時期可依照當地的早熟稉稻插秧期種植,一期作切勿早植,較慣行栽培品種延後20天插秧,可減少秧苗期及孕穗期遭遇低溫寒害,導致幼苗枯死或稔實率不佳的損失,並且可以降低枯水期的灌溉用水量;二期作應避免晚植,以降低生育後期因低溫而稔實不良的風險。

二、本品種雖然具有良好的抗倒伏性,然而一期作高氮素的施用明顯增加稻株高度,尤其在強風、豪雨情形下會提升倒伏風險。適當的氮肥施用量以140公斤/公頃為宜,視栽培地區、地力肥瘠、栽培的前作物及氣象因素等酌量增減,依據葉色深淺進行合理化施肥,以獲取最高收益。

三、本品種對紋枯病不具抵抗性,對於穗稻熱病、白葉枯病、褐飛蝨、斑飛蝨及白背飛蝨的抵抗性並不穩定,應按病蟲害預測發生警報及田間實際發生情形,依據「植物保護手冊」所述方法適時防治。

四、稻米香味為揮發性,為了要保留香味,應適時收穫,乾燥過程不宜過快或過度乾燥,建議依良質米收穫與乾燥操作方式進行作業,稻穀水分乾燥至14.5~15.0%後,低溫儲藏,以確保香味及嘗起來的品質。

五、其他栽培管理可以依照一般稉稻栽培方法實施。

水稻「臺南19號」(左圖)相較目前主要栽培品種「臺南11號」(右圖),減少20天生育日數,有助於節省灌溉水資源。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