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人生場】三過菜市而不入

文字.攝影/蘇凌

作為一個善化人,善化菜市場,我可真不熟悉。

過去的我幾乎不曾佇足市場大樓的一樓攤位區,我只知道,二樓聽說有鬼,搭電梯要小心別按到「2」,三樓是圖書館,四樓是舞蹈教室,五樓有全聯。以前平均每週有三天要到四樓跳舞,國三以後,天天要上圖書館K書,好不容易考上了高中,迎來的竟然又是,連續三年放學後,回到以為能夠遠離的圖書館。

當時的生活看似和市場脫不了關係,卻沒有什麼交集,或許就是接觸機會太少,我格外記得,一樓有個豬肉攤老闆,妝畫得特濃,媽媽說要跟她買,因為「她每天都這麼勤奮化妝,對待豬肉一定也很認真」,旁邊是豆干店,顧店阿嬤的背駝成度,小時候的我老是懷疑,她怎麼搆得到架上那包豆皮?還有冰料擺滿店頭、生意做得很大的八寶冰攤,以及總是看起來要倒店了,卻一直開到現在的豆菜麵店。還有附近那攤肉粿。

提到肉粿,老臺南人再熟悉不過了,一樣是用在來米磨成漿,或加入少許地瓜粉揉和成糰,每次取一點,煎成兩面赤赤(tshiah tshiah)的圓餅狀粿仔,在關廟、仁德一帶,粿仔包了肉末餡,偏北的永康、新化、善化一帶,粿仔不包肉,但淋上肉末羹湯,再擱上蒜泥、蔥末或香菜,一口一粿仔,其樂無比。善化市場邊這肉粿攤賣了好久,這回再吃,粿仔卻不如以往被煎得外脆內軟,過少的耐心和過多的油,讓入鍋的粿仔簡直是用炸的狀態,米香盡失,徒留空洞的粿仔「殼」。我內心的失落感,就像本來要吃乾煎蔥油餅,卻獲得炸彈蔥油餅。

市場位在善化區的中心——或者說「早期」的中心,緊鄰三級古蹟慶安宮,有著絢麗女兒牆的街屋群,還有曾經人潮洶湧的三間戲院,許多老一輩的善化人,生活都繞著這兒轉。善化第一市場大樓座落在雙十字型道路中間,兩邊延伸出街販,東邊的多為跑江湖攤販,然而在這些一週或一個月只來一、兩次的臨時攤販區中,矗立了一棟恆久的建築,上頭寫著「灣裡街戲院」。名字取自善化舊稱「灣裡」的戲院早已歇業,攤販占據了它的騎樓,生意倒是火熱得緊,三片五百元的鮭魚輪切,一會就賣光光。

距離戲院約十公尺處有條巷子,巷口上方橫著一道拱形鐵牌,以鏤空的方式刻出幾個字,卻鏽得只能辨出一個「公」,問一旁的擔仔麵攤原字為何,兩位阿姨異口同聲:「善化第二公有零售市場!」因第一市場「不敷使用」而增闢的第二市場,幾個年頭後又面臨需求減少成了「不需使用」,閒置至今。過去擔仔麵店開在灣裡街戲院的樓下,當時,對面又是另一間「金都戲院」,這擔仔麵攤等於坐鎮娛樂消費第一排,人們不管在哪家戲院看戲,到麵攤點個黑白切,吃上一碗麵,都是順勢。後來,麵攤想買下店址不成,便另租了附近的店鋪現址,阿姨手裡依然忙著灌米腸、切滷菜,眼裡的風景卻是咫尺遠的金都戲院拆除改建工程,還有灣裡街戲院因產權紛爭不得動彈、依舊尷尬守著街角的樣子。

PROFILE
蘇凌 本業應該是劇場,但更常進菜市場,並龜速記錄菜市場踏查雜文於粉專「蘇菜日記」。喜歡蒐集老故事,熱愛一切令人絕倒的幽默,絕倒之後,再爬起來將它們寫下。

樓上冷清而樓下忙碌不減的灣裡街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