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米機器用水力,就怕水神會生氣

圖.口述/劉興欽 文/林少雯

早年農民所吃的每一粒米,都是自家從播種、插秧、種稻、稻穀收成,然後經過舂米,才能有好吃的白米。舂米靠人力,農民用土礱將稻米的殼磨掉,以風鼓將殼皮,也就是粗糠吹走,再把糙米擺進舂臼裡用槌不斷舂米,將糙米的糠皮搗去,這層皮就是米糠,去了糠皮的米就是白米了。米糠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還可以拌在剩菜剩飯裡餵養家禽。

舂臼有分石臼和木臼兩種,操作方式有3種,一是用手搗,二是用腳踩,三是利用水力,其工具就叫「水碓」。水碓的原理很簡單,長長的舂臼槌,一端連在石臼裡,一端連著方形水箱,以竹子當水管,將水引入水箱,水注滿後,重量使箱子往下沉,另一頭的舂臼槌就被高高抬起;當箱中的水倒完,箱子輕了便往上升起,另一頭的舂臼槌就往下落,重重地一下一下搗起米來,完全不需要人力。

以前水碓用得少,因為先民敬畏天地鬼神,認為萬物皆有靈,水有水神,不敢隨便利用這大自然的恩賜,怕得罪鬼神,得到懲罰。水碓節省許多勞力付出,卻沒有大量推廣,非常可惜。現代的土礱都以電動機械「絞」去榖皮和糠皮,「絞」的閩南語發音為「ㄍㄚˋ」,其含意是扭緊後轉動,所以碾米廠也叫米絞,能快速量產。「舂米機器用水力,鄰居借用也便利。為何大家不照做,就怕水神會生氣。」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