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食旅味】不美味也是一種文化指標

文字.攝影/劉盈慧

水煮撒鹽加蕃茄醬,無色無味,沒擺盤沒口感,這是英國美食一貫的態度。乍看之下,全是當代美食的反指標,我十分狐疑為何不美味也能成為一種文化,並且還可不為所動不被主流擊敗改變。這天我挑了一間倫敦市區廣受當地人好評的炸魚薯條店,決心挑戰英國暗黑料理〔註〕初級版。

一種食物代表一個時代。炸魚薯條出現在英國工業革命1860年代,忙碌的勞動階級需要快速平價的食物填飽肚子,聰明的猶太商人約瑟夫‧馬林(Joseph Malin)用當時拖網捕獲的大量北海鱈魚或比目魚,配上英國產的廉價馬鈴薯,兩個盛產又便宜的食物拍檔,快速油炸料理後隨意用新聞報紙包一包,就成為英國庶民經典美食。全盛時期全英國有三萬五千多間炸魚薯條店。

油炸鱈魚包裹膨膨的金黃色麵衣,底下墊著一根根寬版胖薯條,最上面有一小檸檬片,這是標準配備。這間店還附上兩小碟佐醬,是青綠色豌豆泥與乳白色塔塔醬,桌上放著淺紅色麥芽醋,陣陣嗆味撲鼻而來。整體配色陽光討喜,心想,熱騰騰速食要不美味也是件有難度的事——而我很快地在英國見識到例外。

炸魚去頭但留皮,不調味的魚片充滿原始鮮魚味,麵衣口感油膩溼軟不脆。寬版胖薯口感鬆軟,內部溫熱,說是油炸卻不禁想到水煮。最驚人的是佐餐用綠色豌豆泥,這是我從未嘗過的滋味,與生平吃的任何原型豌豆都不一樣。我的味覺在迷霧中失去方向。

隔壁桌來了三位金髮男子,他們各點一份炸魚薯條加量版,吃得津津有味還頻頻點頭,其中一位炫耀說這是他發現的店,甚至還把整碟豌豆泥吃個精光,在我眼裡堪稱綠色奇蹟。我學他們先淋上酸嗆麥芽醋,可解膩提味,一旁還有熟悉的塔塔醬,看似是場圓滿的異國美食體驗,卻是硬著頭皮才能完食,整體口味讓我大失所望。我與隔壁桌男子品味著同一道料理,他們度過了愉快的用餐時光,而我卻黯然離店。

回家後向在倫敦念研究所的義大利女孩報告我的各項疑惑。

「這是英國的國菜,難道不會有任何英國人覺得炸魚薯條不好吃嗎?」

「不會,因為英國人覺得好吃。」

「世界上有這麼多食物能比較,難道不會有任何英國人想改良炸魚薯條嗎?」

「不會,因為英國人習慣這種美味。」

〔註〕英國暗黑料理泛指粗獷原味寫實的料理,如野味十足的蘇格蘭羊雜袋哈吉士(Haggis),毫無擺盤可言的倫敦鰻魚凍(Jelliedeels),露出沙丁魚頭的仰望星空派(Stargazy Pie)等。倫敦市政圖書館館長彼得‧羅斯(Peter Ross)曾寫過一本《大英暗黑料理大全》,介紹曾在英國出現的珍奇食譜。

PROFILE

劉盈慧 一位背包旅行43國的旅人,我和我自己上路。用地圖搜集文化,用美食理解歷史,逛市場是欣賞庶民生活的總和。曾任聯合報記者,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大笨鐘(Big Ben)與紅色雙層巴士,象徵了英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