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范僑芯(佐餐文字)
每年4、5月之際,春風正盛,陽光仍舊曖昧,不至灼熱,我習慣安排一趟小旅行,沿著北海岸走走——觸摸白沙灣細膩的沙,欣賞老梅石槽深邃的綠,聆聽海洋拍打的浪,讚嘆野柳自然藝術的岩,最重要的莫過於來杯石花凍,鎮壓在都市裡繁忙的慌。
石花凍由石花菜製成,它是一種紅褐藻類,膠質豐富是萃取寒天的重要原物料之一,喜愛生長在淺海礁石上。東北角特殊的沉降海岸,形造出岬灣礁岩遍跡的地理優勢,於是成了全臺灣石花菜最集中的生產地。
臺灣採摘石花菜的歷史有百年以上,比較清楚的文獻出現在日治時期,這並不難理解,畢竟古時近海與遠洋漁業不發達,擁有豐富海洋餽贈之禮的東北海岸居民,自然發展出潛海捕撈活體鮑魚、海膽、石花菜等的經濟活動。潛水對多數人來說,是探索海底繽紛世界的休閒娛樂,但對東北角居民而言,它是責任,是照看全家生計的依靠。
國民政府來臺後,石花菜最大的消費國日本,因為原進口產區智利、秘魯氣候異常,石花菜產量銳減,進而轉向臺灣,以翻倍價格收購。於是1960年代末期,石花菜業者趨多,政府亦數度想扶植石花菜產業,欲賺取大量外匯。不過,原始的潛海採摘工作辛苦,多數漁民仍選擇從事遠洋、近海或養殖漁業,加上後繼有其他藻類能用更高效的方式生產,以供應食品工業製作寒天,演變至今,石花菜漸漸不受重視。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所言不假,但漁獲欠收、動搖經濟之本的危機四伏,於是沿海居民如堅韌小草般,發展出多元副業,其中之一,便是徒手採摘終年可生的石花菜。不過,雖說石花菜終年可生,但實際上4至7月才是石花菜產量最豐最盛的時節,只要遊覽一趟東北角,就可以看到遍地的「石花菜路霸」橫行,正在進行日光沐浴,經過反覆淡水洗滌、曝晒的石花菜,其中的水溶性藻紅素會漸漸褪去,野生海洋腥味也會淡化。
有趣的是,日本、韓國都有「海女文化」,而臺灣漁村也有為了貼補家用、賺取零用私房錢而採石花菜的女性,她們被稱為「海女」。臺灣海女與日韓海女不同:韓國海女著禦寒潛水衣、潛水面鏡、呼吸管,裝備專業;現代日本海女著裝白淨,彰顯日本人特有的嚴謹;而臺灣海女僅著居家便衣、戴簡略蛙鏡,棉繩一繫,就能出海,形象更家常。隨著時代進展,在收益與勞動付出不成等比的情況下,願意投身於此的女性再也沒有,只剩下海女奶奶們了。最令人傷感的是,漸漸消逝的可能不只有海女文化,連石花菜也日益減少。
PROFILE
范僑芯 不是很勤儉但很硬頸的客家人。畢業於法國巴黎斐杭狄高等廚藝學校,踏上想不開的廚藝之路。為了追尋臺灣飲食文化的根本,秉持著以農為本的精神,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陰錯陽差開啟寫作人生,以粉絲專頁「佐餐文字」闖蕩江湖,著有《巷弄裡的台灣味:22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分享各式珍饈故事,展開執筆持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