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竹傢俱到竹眼鏡 在富岡交會的新舊光亮

「富富小山岡.創生基地」主理人傅佩芸(右)結合線上線下資源,積極推廣國寶竹藝師戴阿爐(左)的作品。

文/李盈瑩 攝影/王志元

竹子輕巧透氣、取得容易,早期農業社會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會取用並製作為生活用品的天然材料,位於桃園富岡老街上,現年86歲的戴阿爐便是一生與竹為伍的工藝師,從竹農具到竹傢俱,樣樣難不倒他;而同樣在富岡,還有一位鑽研製作竹眼鏡的當地青年阿飛,今年夏天即將返鄉駐點。這一老一少,一個是大型竹傢俱,一個是極其精密的竹工藝,兩者透過「富富小山岡.創生基地」的串連與推廣,讓更多人認識這項常民素材的百變風貌。

國寶竹藝師戴阿爐 竹椅、竹茶几、牛嘴籠樣樣行

火車行經中壢、埔心、楊梅、富岡……各站,鮮少人會在富岡停留駐足,然而這座看似名不見經傳的小站,在1970年代高速公路尚未開通以前,在鐵道及客運仍為主要交通方式的年代,卻是桃園境內相當重要的集散地,彼時酒家、小吃店、旅館、戲院、布庄、碾米廠、南北雜糧行等各色店鋪叢聚市街,宛如桃園版的迪化街。每年適逢收割季,鄰近鄉鎮的農民匯聚於此繳交公糧,習慣順勢採買肥料與農具回去,當時戴阿爐也在富岡街上的竹行協助製作竹農具,無論是畚箕、插秧用的苗籠,或是為防止牛隻翻耕時偷吃農作物而使用的牛嘴籠,都是他經常製作的項目。

1935年出生於新竹關西的戴阿爐,小學畢業後為了改善家中經濟,向遠房親戚習得竹藝,專職於剖竹篾這項工序,其他人就負責竹編成型,每一季的插秧前夕可累積製作上萬個苗籠,在非農忙的時節,則專心投注竹椅、竹茶几等竹傢俱的生產製作。婚後,戴阿爐與妻子遷居富岡,哪裡有竹具製作的需求,他就前去謀職,因此幾十年下來,桃園、新竹沿線車站的竹行他大多待過,直到二十多年前,一家家竹行隨著市場需求減少而收起,他索性在富岡街上自己開店。

戴阿爐的竹藝工法傳承自客家族群,去竹節的方式是使用竹板夾住劈刀、順時針方向刮除。

去節、火烤、裁切、削整 層層工序毫不馬虎

每日清晨七時許,戴阿爐準時上工,現身在那條長型的木製工作檯上,活動式的椅面隨著屁股滑動自如,一會手腳並用透過前端的竹檔抵住竹管、刮除竹節;一會埋頭削竹整型。老一輩的手藝人終生勞動,即便訪談之際也手不停歇,從13歲起一路做到如今86歲,七十年如一日。

從竹材行帶回的竹子,戴阿爐會先除去竹節,他邊做邊說明不同族群去竹節的工法:「我們客家人會使用竹板夾住劈刀,與閩南人採用刨刀的方式截然不同。」去節後,戴阿爐一一測量竹椅所需的竹管長度,並將竹管兩端加以烘烤,水分蒸散後的竹端因而緊縮,使得椅面的管材與立柱能夠緊密貼合,將來椅凳坐起來才會穩實如山。

由於竹子為天然材質,竹管兩端往往粗細不一、難以規格化,因此單就竹椅來說,製作上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腳柱的轉彎處,削整出來的圓弧狀必須符合椅面竹管,過程中得反覆削整、綁繩組裝,微調再微調,更多時候無法透過竹尺丈量,僅能憑藉竹藝師的手感及經驗值累積。

戴阿爐投入竹藝七十年如一日,每天從早到晚都坐在工作檯上埋頭創作。
一張竹椅包含腳柱(右上圖)、竹管(左下圖)和椅面,其中最困難的步驟在於製作腳柱的彎曲弧面,須反覆削整、測試才能完成。

小山岡「富富嚴選」開張 整合老店帶動地方創生

竹椅做過無數把,年逾八旬的戴阿爐對於新事物仍勇於嘗試。近年來,年輕的創生團隊「富富.小山岡」進駐富岡市街,不僅串連老街各項元素,亦聘請竹藝師戴阿爐於本地開設竹編課程,甚至帶著阿公北上參展。展場中,戴阿爐像個充滿好奇心的孩童拾起其他竹藝師的作品,將整把竹椅高舉起來仔細端詳、推敲各路手法;倘若有設計學院的老師拿草圖委託製作,他同樣敞開心胸迎接挑戰。

「富富.小山岡」的創生基地距離戴阿爐的竹行不遠,目前的主理人傅佩芸曾就讀中原大學建築系,因循求學時期的地緣關係,輾轉來到富岡從事地方文化資源的盤查,並運用建築背景與屋主洽談「以修代住」的形式,讓原先囤滿雜物的空間煥然一新,同時也保留屋主過往經營派報社時期,遺留下來的傳統相機、撥盤式電話等老舊物件,讓空間延續昔日的軌跡。

她謙虛說道:「戴阿爐是國寶級的工藝師,知名度本來就很高,我們只是透過粉絲專頁進行網路推廣,同時幫阿公接洽展覽邀約,讓更多人認識傳統竹藝。」除了阿公的竹傢俱,團隊亦將老街香舖的香炷、中藥房的藥包、知名的花生糖,以及富岡在地的有機農畜產品共二十幾家店鋪整合起來,在店面展售之餘,更以「富富嚴選」的概念帶入各大市集,增加曝光度。

傅佩芸觀察,遊客從富岡火車站步行出來,整個聚落似乎缺乏一處能夠駐足休憩兼具認識在地的中繼站,因此預計將創生基地打造為涼水攤的形式,提供富岡本地的仙草茶、仙草冰,並運用戴阿爐製作的竹椅、竹凳、竹桌等系列傢俱配置空間,搭配店內展售的地方產品,讓外地遊客能以此為入口,將遊程拉到各家老店舖與農牧場。

「富富.小山岡」創生基地前身為派報社,在「老屋擦澡工」的整理下,已成為旅人認識富岡文化的最佳據點。

白手起家到返鄉 「阿飛」客製親膚竹眼鏡

「富富.小山岡」在今年夏天也即將進駐「飛竹眼鏡」的工作室。「飛竹眼鏡」的創辦人劉昌飛「阿飛」,是土生土長的富岡青年,創業8年來原先在新竹湖口承租工作室,受到傅佩芸的邀約,認同「年輕人團結起來力量大,能夠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於是決定返鄉繼續打拚。談起與竹結緣的契機,原來是熱愛打籃球的阿飛因患有乾眼症無法配戴隱形眼鏡,打球的過程中常遇到眼鏡滑落,而市售尺寸單一且標準化的眼鏡又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才開始在心中浮現設計眼鏡的念頭。

從小在富岡長大,家附近就有成片竹林,取竹做竹水槍、竹火把即是阿飛的童年日常,因此當設計製作眼鏡的想法萌生,自然而然就想起生長環境中最熟悉的材質。阿飛仔細說明:「竹子輕盈、透氣、有韌性,擁有吸油吸汗的特質,接觸到肌膚的紋理面亦具有止滑效果。一般既定印象認為竹材容易發霉、易遭蟲蛀,其實是指充滿碳水化合物的竹肉部位,因此製作時我會緊貼竹皮,削薄至大約2釐米的竹皮厚度,再透過加熱處理,就能打造出耐用又親膚的竹製眼鏡。」

就阿飛的製作技術,打造全框竹製的眼鏡不成問題,但他認為沒有必要刻意去否定現代科學,因此只在會直接接觸到肌膚的鏡腳與鼻墊採用竹材質,透過現場量測,如早期訂製西裝那般,替每位來客量身訂做,於是無論是在職業上或身體上有特殊需求的顧客,例如工作時需避免眼鏡滑落的修車師傅、外科醫師、麵包師傅等,或對塑料過敏、天生高低耳、臉型較寬者,就逐漸累積為「飛竹眼鏡」的主要客層。

「人們幾時有品味,幾時對物件產生認知,取決於他的日常需求,而有了需求以後,再去看任何一樣物品最好跟最壞之間的差異,才能慢慢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對阿飛而言,眼鏡回歸到最根本就是醫療矯正的行為,而光學又是如此專業的領域,打造一副材質優良且適合自己的眼鏡,正是「飛竹眼鏡」創立的初衷。

劉昌飛創業8年來原是在新竹湖口承租工作室,如今決定返鄉與創生團隊合作,發揮1+1大於2的力量。
飛竹眼鏡使用竹肉薄、質感溫潤的桂竹費心製成,耐用又親膚的品質已累積一群忠實客戶。

傳統職人與新銳設計 常民竹材匯聚跨世代工藝

阿飛預計在「富富.小山岡」的工作室待滿3年,在此投入研發生產,蓄積能量,希冀找到志同道合的專業人才。將來若順利申請到計畫,也將與創生團隊合作,提供器材與技術,打造一處「Maker(創客)」空間,開設竹零件、竹鉛筆盒等小型竹製品課程。

老舊而緩慢的富岡聚落,因為年輕人的進駐產生了些許擾動。傅佩芸猶記得去(2020)年在網路上興辦「老屋擦澡工」活動,號召來自四面八方的志工協助將老屋清出近60噸的廢棄雜物,大規模的動作引來了在地居民的注意,甚至主動送午餐加油打氣,而大方的屋主也將清運過程中挖到的陳年高粱分送給街坊鄰居,讓地方好一陣互動熱絡。

藉由「富富.小山岡」創生平臺的連結,老街上的店舖逐漸活絡起來,平常的日子,戴阿爐一如往常埋頭工作,總有些地方上的婆婆媽媽散坐在店內竹椅,用流利的客家話與阿公閒談家常,如今年輕人透過網路聲量帶動地方,進而迎接在地青年返鄉繼續投入竹藝研發,雖然一個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竹傢俱製作,一個是新興的精密工藝研發,兩條看似尚未有交集的平行線,卻因為這項最貼近生活底蘊的竹材,在富岡聚了首,迸發出新與舊各自的光亮。

以創生基地做為課程場域,戴阿爐(右)的傳統竹扇教學吸引國內外朋友參與。(圖片提供/富富小山岡.創生基地)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5月號